第71章 迷人工科生(1/3)
夜色沉沉,江风裹挟着水汽轻拂过舫身,微微晃荡的烛火映出一室温暖的金光。
画舫内部,尽显当代工匠的精巧手艺。
舫内的机械装置独具匠心,舱门设有巧妙的弹簧机关,只需轻轻一推,木板便可自动闭合;窗棂内嵌铜轴,可轻巧地推拉旋转,使得风向可控;甚至连船舱深处,都有以水流驱动的自鸣钟,铜锤定时敲击悬挂的金属薄片,发出悠扬的响声。
这些,是这个时代最精妙的工艺。
它们汇聚了匠师们数十年的智慧与巧思,将木石、铜铁、水流、绳索运用至极致,每一齿轮的转动、每一机括的咬合,都是无数次试错与改良后的结晶。
它们构成了一座小小的机械世界,一座依托人力与水力的微缩王国。
舫尾竹帘半卷,透出一缕温暖的烛光。
此处屏退其他匠人,独留了宁时、曹观澜、宁殊晴三人在这洽谈。
灯影映照下,曹观澜伏案而坐,神情专注,指尖翻飞间,一具古老的青铜机括在她手下迅速调整、拆解、重组,金属零件相互碰撞,发出细碎而规律的脆响。
这一整个案台的设计都颇为精巧,与寻常文士的书案截然不同。
案台极长,占据了整个舱室的一侧,案面上错落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机械零件、绘制精细的工艺图纸,以及几件尚未完全组装的复杂装置。
案台一端,靠近窗边的部分,是一架精密的青铜仪器,形状有些类似游标卡尺,但刻度更细密,边缘还有几道显然是曹观澜自行刻制的额外刻线,显示她在精度上另有改良。
旁边摊开的纸张上,画着一幅尚未完成的剖面图,细密的笔触勾勒出某种轮转机构的构造,旁边批注着一些简练的计算公式,偶尔还能看到被墨迹涂去的推算痕迹。
案台的正中央,摆放着她正在调整的机械机括。
那是一套由黄铜与精钢制成的精密装置,齿轮交错咬合,杠杆与棘轮相互制约,每一次拨动都会牵动整个结构的细微联动。
此刻,她正用指尖轻轻拂过一个细小的弹簧,像是在衡量它的回弹力是否达到了她的要求。
忽然,她猛然握起一柄铁锤,毫无征兆地重重砸下!
“当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