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第 11 章(3/6)
。
她完全没想到闺女会为自己不平。
不知怎得,许荷花的心底突然升起密密麻麻的酸涩。
她早该不在意被区别对待的。
毕竟从16岁守寡开始,她就不知道听了多少闲言碎语。
她的父母,她的兄弟姐妹,她熟悉的乡邻,甚至她自己,都认为她该是喜事上的忌讳。
如今听着闺女愤愤不平的话语,感觉着心口密密疼意,许荷花才恍然,原来她还是介意的很介意。
沉默半晌,调整好情绪后,许荷花才抬手摸了摸闺女的小脑袋,温声解释:“娘也不想去,可有些人情往来是必不可少的,你还小,等你长大就明白了。”
许晚春当然明白,一味的逃避,不与亲戚邻里接触,时间久了,自己就把自己孤立了。
在团结就是力量的社会背景下,在仍有土匪出没的混乱时代里,独居几乎是自掘坟墓。
许晚春叹了口气:“娘,我知道了,咱们回家吧。”
许荷花又安慰了句:“别担心娘,娘关系好的不多,一年也走不了几次礼。”话音落下,她又道:“先不回去,刚才你大表嫂说,她家的羊生崽子了,娘给你定了羊奶,刚好绕过去拿。”
许晚春惊讶:“羊奶?”
许荷花:“对,曹大夫说你底子虚,每天最好能喝点奶。”
许晚春自然知道羊奶的好处,这次她没问花了多少钱,而是将感动放进心里,任由养母牵着
=
接下来的日子,许晚春变得更加忙碌了起来。
上午学习,下午除了分担家务外,她还跟养母抽空在院子里铺了一条石子路。
宽只有一米,从堂屋门口,一直蜿蜒到院门外。
在专业人士眼中很小的工程,而每天只能抽出一两个小时的许家母女,却足足折腾了半个多月。
时间也在忙碌中,走进了六月。
天气暖和了,很多药材到了采摘的最佳时期。
比如之前没有采摘的大批忍冬
于是,许晚春又背上背篓进了青山。
忍冬价高,赚钱机会难得,许晚春便跟两位老师请了半个月的假,带着养母,早出晚归,几乎住进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