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薄薄银票似千金重(2/3)
及。
要是真有机会进入国子监,谁还稀罕待在这穷乡僻壤继续寒窗下去?
顾大郎愣愣地望着贺震,想确定,又怕贺震只是随口说说。
大盛的最高学府,谁人不向往?
他要是有机会进去,他定然做梦都能笑醒。
贺震保证地说:“阿爹和大哥放心,我既然说了,定然能做到。大哥这么优秀,就是缺推荐的人。侯府的门楣虽然在上京不是太过显赫,但推荐进国子监的学子入学还是有名额的。”
顾轻漪微微蹙眉,贺震不是还没回侯府吗?他怎么知道侯府有推荐学子入国子监的名额?
就这事,她还是当上了候夫人的时候才知道的。
贺震在小河村生活了十五年,还没回家,怎么会知道得这么清楚?
难道是胡嬷嬷和他说的?
想到义信侯府,顾轻漪就释然了。
义信侯子嗣众多,大多都是读书人。胡嬷嬷是贺震亲娘的丫鬟,知道侯府有名额,也在情理之中。
或许早在贺震打算回去的时候,就打算把她大哥一起带走。
为了说服她阿爹阿母,早早和胡嬷嬷做足了功课。
看来,贺震是真的用心了。
有了顾大郎和顾清欢一起跟去上京,家里的气氛变得好起来。
齐氏拉走顾清漪和顾四丫,让贺震和父子三人说话。
到了厨房,母女三人还是和顾清漪没出嫁前一样,一边聊天,一边做饭。
但有些话,齐氏是不打算让顾四丫听的,就打发她去镇上打一壶酱油回来。
顾四丫不疑有他,拎着竹筒蹦蹦跳跳地往镇上去了。
等只有母女二人的时候,齐氏朝顾清漪手里塞了东西。
顾清漪好奇地打开一看,竟然是两张银票。
看到上面百两的面额时,顾清漪惊呆住了。
在小河村生活两辈子,他们家用得最多的就是铜板,银子都极少用到,更别提银票了。平时像这种大额银票,见都见不着。
齐氏却一下子就拿了两张给她。
顾清漪确信以她阿爹和大哥的能力,两个人加起来,五年都挣不到这么多银子。齐氏这银票到底哪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