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中亚的战火纷争(2/2)
。康斯坦丁大公决定改变战术,他派遣一支精锐的骑兵部队绕到伊朗军队的后方,切断他们的补给线。
这一战术果然奏效,伊朗军队的后勤供应出现了问题,士兵们开始陷入恐慌。阿米尔汗意识到局势的危急,他决定亲自率领一支敢死队,对俄军的补给线进行突袭,试图扭转战局。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阿米尔汗带领着敢死队悄悄地摸到了俄军的补给营地。他们如鬼魅般潜入营地,然后突然发动攻击。一时间,营地里火光四起,喊杀声震天。俄军的守卫部队被打得措手不及,但他们很快就组织起了反击。双方在补给营地里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混战。
经过一番苦战,阿米尔汗的敢死队虽然给俄军的补给线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但自身也伤亡惨重。阿米尔汗在战斗中身负重伤,但他依然坚持指挥战斗。最终,敢死队在完成任务后,趁着夜色突围而出。
然而,这场突袭并没有改变战争的大局。俄罗斯帝国加大了对伊朗军队的攻击力度,连续发动了几次大规模的进攻。伊朗军队在俄军的猛烈攻击下,渐渐力不从心。
三个月的残酷战争过去了,伊朗军队已经疲惫不堪,物资匮乏。阿米尔汗看着伤痕累累的士兵们,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悲痛。在经过深思熟虑后,他决定向俄罗斯帝国投降。
1845 年 6 月 13 日,伊朗正式宣布投降。俄罗斯帝国的旗帜在土库曼的上空高高飘扬,宣告着他们在这场战争中的胜利。按照俄罗斯帝国的要求,伊朗不仅要归还土库曼地区,还要割让伦格港。这场战争给中亚地区带来了巨大的创伤,无数家庭流离失所,土库曼的人民也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而俄罗斯帝国的扩张脚步,也因为这场胜利而更加坚定,这一事件也必将对整个中亚乃至世界的政治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