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中东战火重燃与多方博弈(3/4)
有一定程度的自治权,但在名义上仍是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对奥斯曼帝国负有一定的义务和责任。
林泽许与伊丽莎白女王经过深入探讨,认为从公国自身利益以及与奥斯曼帝国的从属关系出发,支持奥斯曼帝国是较为合理的选择。伊丽莎白女王在公国的高层会议上指出:“我们作为奥斯曼帝国的自治领,奥斯曼帝国的稳定与我们息息相关。若埃及独立并成功扩张,打破现有的地区平衡,可能会对我们的地位和利益产生诸多不利影响。”
林泽许补充道:“而且,支持奥斯曼帝国,有助于巩固我们在帝国内部的地位,争取更多的自治权益。同时,这也是向其他国家展示我们公国实力和影响力的机会。”
于是,泽许公国向奥斯曼帝国提供了切实的支持。一方面,泽许公国利用自身在军事技术领域的一些成果,为奥斯曼帝国军队提供改良的武器设计方案和先进的军事训练方法。公国派遣了经验丰富的军事教官团队,深入奥斯曼帝国军营,帮助其训练士兵,提升军队的作战素质和协同能力。
另一方面,在物资供应上,泽许公国动用自身的资源储备,为奥斯曼帝国前线军队提供了大量的粮草、弹药等战略物资。这些物资的及时输送,缓解了奥斯曼帝国军队在战争中的后勤压力,使其能够更稳定地维持作战行动。
英国在看到泽许公国明确支持奥斯曼帝国后,也基于自身在中东地区的战略布局,选择站在奥斯曼帝国一方。英国向奥斯曼帝国提供了先进的武器装备和大额贷款。英国的先进火炮、枪械等武器极大地增强了奥斯曼帝国军队的火力,而贷款则帮助奥斯曼帝国缓解了战争带来的经济压力,使其能够更好地组织和调动军事力量。
在这个没有联合国的时代,国际舞台完全被帝国主义之间的领土争夺和霸权主义所主导。普鲁士、奥地利等欧洲强国也密切关注着中东局势,但暂时没有直接卷入战争,而是在观望各方的行动,以便在合适的时机介入,谋取自身利益最大化。
奥斯曼帝国在得到泽许公国和英国的支持后,士气大振。他们调整了战略,在战场上逐渐稳住了阵脚。埃及虽然有俄罗斯的支持,但面对多方压力,也感受到了巨大的挑战。
在叙利亚的一处战场上,奥斯曼帝国的新军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