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智能武器的不可思议1(2/3)
将决定哪个项目首先进行测试。请林总继续。”
我站起身,果断地下达命令:“第一组,准备启动智能炮弹的发射程序,锁定目标!”
第一组的组长完成操作后,报告说:“准备就绪!请求发射许可!”
“批准发射!”我回应道。
“遵命!准备,发射!”随着命令的下达,智能炮弹的发射车开始行动。尽管这辆发射车外观简陋,仿佛儿童的玩具,但它实际上是一个实验性的武器平台。为了适应实际战场的复杂环境,它必须经过进一步的完善和强化。
这辆发射车全长45米,驾驶座位设于前方一侧。车上装备了密集的管道系统,外形类似于火箭炮发射车,而后部则堆叠着多达十层的炸弹支架。
操作台位于驾驶室内,配备了一台七八英寸的彩色显示器和一个扫描装置。通过这个装置,可以将目标物体的形状扫描并输入系统。这种扫描可以分批进行,以获取目标的详细信息。操作过程十分简便:只需输入目标图像、大致方位和距离,然后按下发射按钮即可。
发射车底部装有一块巨大的电池和磁场发生器,这是该车最为核心的部分。
在发射过程中,除了炮弹出膛时与空气摩擦产生的轻微声响外,几乎听不到其他声音。因此,现场只回荡着一连串轻微的“噗噗”声。一旦发射,后续便无需再进行干预。
本次测试的目标是一艘在海上漂移的靶船,距离观察台约45公里。仅凭肉眼是无法看见靶船的,只有借助望远镜才能勉强看到一个小点。至于飞行中的智能炮弹,则更加难以捕捉到踪影。
为了更精确地观察整个实验过程,我们在炮弹预定飞行轨迹上布置了多台摄像机,并通过有线传输将实时画面送至观察台的显示屏。虽然屏幕不大,但已足够我们清晰地监控炮弹的飞行状态。
发射后,初速度很快,大致在每秒600米左右,当初速度动能结束后,它们自己的气流发动机工作,然后就发现在屏幕上显示,它们在自行组队,个、十来个、还有几十个的成了一组一组的,并且上下左右形成了有一个不规则的图案。然后慢悠悠的向目标飘去。
开始有人质疑:“这么慢悠悠的,人家用机枪就可以将他打下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