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联银券,狗都不要(3/3)
佃农。
不论我出多大力气干活,欠下的那笔债也休想还清。在那里干了几年,原先八块多大洋的债反倒成了三十多块。
我对地主老爷说:“给你干活是白贴工,越干债越多,不如叫我走了强。”
可是人家不让走,字据上写的是5年,拿这就把我拴住了……
只要我使坏一件工具,地主老爷就逼我赔高价。有一年早季长,地特别硬,他们催着快些锄,我一发慌,将锄把挥折了。
那地主老爷一见就恼了,把我的工钱扣掉了好几块,足足够买两根锄把的。其实坏的那根也不是不能使,我还一直使了好长时间嘛。
到年底我拿的工钱还不够买条裤子的。
因为在村里吃不上饭,早年生的两个孩子都接连病死饿死,我只好举家逃难到泰安城,找了个在水陆码头干苦力的活,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
……
刘子魁总算明白这人为何提起抗日满腹牢骚怨气了,是因为被过去的地主老财剥削惨了,也因为赶走了日本人也看不到活下去希望啊。
他看旁边孩子馋的吧嗒嘴,故意把半碗玉米糊放下:“石大叔,我得走了,天晚了要关城门。”
“吃完了再走嘛,”石元禄赶紧起身相送,“今天这些粮食算我借你的,等下个月我买了粮食一定还你。”
刘子魁本没想要对方还,可话到嘴边又改了口:“好,你可以在双龙池药铺找到我。”
临别之际他给石元禄留下了一个问题:“我刚才听你骂了很多人,可你有没有想想,到底是谁害你走到这步田地,谁让你吃不上饭呢?真的是城里那些买卖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