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调整分化(2/3)
兼三十八军军长魏棠,立即带领三十八军主力追击撤退的倭寇。
其麾下新编旅改编为258师,归属四十五军,驻守永兴城,并且负责三十八军阵亡将士的安葬。”
显然常凯对于三十八军让倭寇主力这么轻易突围有些不满,而且打压三十八军之心不减,直接将新编旅从三十八军之内划了出去。
在将新编旅升格为师的同时,也任命四十五军副军长韩杰担任258师师长,让这位当了不少时间的空杆副军长麾下也有了部队。
而常凯的调整显然不止于此,四十五军因为已经有了三个师的缘故,现在增加258师就多达四个师,这显然有点多。
于是也给四十五军发去消息,以其麾下135师和军部直属部队为主,扩编为新的四十五军,下辖135师、258师以及骑兵45旅。
至于133师和134师,则组成第九十八军,由杨晋康担任军长,同时以九十七军和九十八军组成第二十七集团军,杨晋康担任集团军总司令。
第二十七集团军与二十四集团军一样,进入塞北之后归属塞北兵团。
同时也再次提升了李维职级,虽然依旧是塞北兵团,但李维成为了司令长官。
在炎国目前体系之内,只有战区正副司令,才能够被称之为长官,集团军总司令并没有这个资格。
而由于塞北兵团是炎国首个兵团级别编制,具体级别并没有明确定义,虽然比集团军高一些,但明显达不到战区级别。
尤其是李维之前接受的军政部任命是兵团总司令,这就让其地位有一些的尴尬。
也因此,不管是塞北兵团内部还是外界,都认为塞北兵团只是临时性编制,只怕要不了多久就被取消。
而此次却明确为司令长官,那么兵团编制未来将很可能会形成常态编制,而且级别也可能不比战区级别低。
毕竟此次之后,塞北兵团也下辖了三个集团军,不比一些战区下辖编制和兵力少了。
只是不知道后续金陵军政部会不会对战区与兵团负责的方向进行区分,兵团主要与倭寇正面作战,而战区则是负责维护后方治安以及敌占区的游击作战。
也不得不说,常凯对于益州军还真是可以,目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