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第四旅团残部(1/4)
张垣城内,刚返回这里不久的李维,与李甫进行了一番长谈。
李甫作为益州这近十年来一直仅次于吴宪之人,在益州民间和军中都有着极高的声望。
此次放弃手中兵权返回益州出任益州行署主任,可以说是脱离了军界转入到政界。
若是和平年代,这还不觉得什么,在这个有枪就是王的时代,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由于目前战场局面,也让常凯相当硬气,各省行署主任都不再担任军中职务,就是塞北省行署主任也将是李建舟担任。
唯一有一点儿区别,那就是塞北战区有一个塞北绥靖公署,这个得以保留,全权负责塞北战区下辖地区民政事务。
其他战区是没有绥靖公署的,各省都建立行署,主任统一由炎国政府任命。
行署之内是没有军权的,哪怕是保安团,也不归行署管理,而是由战区统一管理。
这也意味着李甫返回益州担任益州行署主任,就将彻底失去兵权,连益州省内的保安团都无权指挥,更加不要说益州省内的正规编制部队了。
二人商谈的内容外界不得而知,不过之后很多年里,李甫都是益州军在炎国中枢的代表,也持续帮助以益州军为主的塞北战区发展和壮大。
李甫麾下嫡系四十四军和四十六军,也成为李维麾下七十二军和九十三军之后,两个完全只听命于李维的部队。
李维崛起速度太快,麾下部队规模也增加的太快,很多部队并不是他自己发展起来的,而是调入的其他部队,这也导致并非所有部队都只听命于李维。
他真正嫡系只有七十二军以及由七十二军发展出来的九十三军,哪怕是四十五军,里面也有一个师是杨晋康的嫡系,并不算完全掌控。
李维真正要想将塞北战区部队牢牢掌握在手里,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首先就是需要获得益州军几位主要代表人物支持。
毕竟他自身底蕴还是太浅了一些,尤其是在高级作战指挥人才上面,可以说是极度的缺乏,他之前之所以愿意接受常凯安排的陆大毕业精英,也是有这方面的原因。
好在目前来看还算不错,不管是重病缠身的吴宪,还是即将返回益州出任益州行署主任的李甫,对他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