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孩子的关键发现(2/7)
是无意义的噪音。但陆星遥早已习惯了这种高强度的工作,他开发的智能监测程序在后台不断筛选可疑数据,大脑也在飞速运转,在海量信息中筛选着每一个可疑的细节。就在他的眼皮开始发沉,几乎要被这无尽的数据淹没时,监测系统突然弹出一个红色警告框,一个异常的数据包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个数据包的传输路径十分诡异,它没有通过常规的网络节点,而是绕道了几个位于东南亚的匿名服务器,那些服务器的地址曾多次出现在非法交易的记录中。数据包最后消失在一个采用军用级加密的隧道中,这种加密方式通常只用于高度机密的政府通信。更奇怪的是,数据包的大小在传输过程中发生不规则变化,传输频率也不符合任何已知的正常协议,就像是隐藏在正常网络流量中的一颗定时炸弹。起初,这个异常点在庞大的数据流中显得微不足道,如同大海中的一滴水,但陆星遥凭借着多年积累的经验和对细节的执着,敏锐地察觉到这可能隐藏着重大秘密。
他立刻调整了监测程序,开始对这个异常数据包进行深度追踪。通过分析数据包的元数据,他发现其使用的加密算法极为复杂,不仅融合了多种现有加密技术,还包含从未公开过的加密模块。更令人震惊的是,数据包中偶尔闪现的量子纠缠态特征,让陆星遥意识到这可能与当下最前沿的量子技术有关。他的心跳开始加速,因为量子技术一旦被恶意利用,足以颠覆整个网络安全体系。为了不遗漏任何细节,陆星遥调用了联盟的多台高性能服务器,这些服务器平时用于处理国家级网络安全事件。他编写了专门的程序,试图破解数据包的加密外壳;同时,通过对比全球量子技术研究机构的公开数据,试图找出这个神秘传输背后的源头。
连续48小时,陆星遥几乎不眠不休。实验室的灯光始终亮着,他的面前堆满了能量饮料罐和冷掉的外卖。他的手指在键盘上机械地敲击,眼睛布满血丝却依旧死死盯着屏幕。终于,他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个异常数据背后似乎牵扯到一个庞大的犯罪组织,而他们正在利用量子技术的漏洞进行大规模的信息窃取活动。更可怕的是,根据他的初步分析,这个组织窃取的数据涉及全球多个国家的军事机密、金融核心数据以及尖端科研成果。
陆星遥深知这个发现的重要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