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应用试点推行(1/4)
当朝阳的第一缕金光穿透量子实验室的防弹玻璃,在陆琛的白大褂上镀上一层金边。他站在巨大的全息投影前,指尖划过屏幕上跳动的量子加密算法代码,那些由0和1编织成的虚拟光流在他掌心流转。成功研发的喜悦尚未完全消散,他便深知,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办公桌上摆着联盟战略安全局的加急文件,红色印章在晨光中格外醒目,封皮上\"绝密\"二字泛着冷硬的光泽——如何将实验室里的成果转化为守护信息安全的坚实壁垒,成了横亘在团队面前的新挑战。抽屉深处还藏着半盒未拆封的降压药,提醒着他连续数月超负荷工作的身体状况。
苏瑶抱着一摞厚厚的试点方案推开办公室门,羊绒围巾上还沾着昨夜加班时溅到的咖啡渍。她的智能手环发出轻微震动,显示着连续72小时未达睡眠标准的警告,淡蓝色的屏幕光映得她眼底的青黑愈发浓重。\"陆教授,战略决策委员会已经批准了试点名单。\"她将文件摊开在会议桌上,标注着红圈的部门名称赫然在目:中央情报局情报分析中心、深空探测项目指挥部、国防科技研发部这些承载着联盟核心机密的机构名称下,还密密麻麻记录着各部门的特殊需求与潜在风险。每一个名字都像沉甸甸的砝码,压在两人肩头,苏瑶甚至能听见自己因为紧张而加快的心跳声。
试点启动会议在戒备森严的战略指挥中心召开,厚重的防爆门关闭时发出沉闷的轰鸣。陆琛站在全息沙盘前,身后投影着量子加密算法的动态模型,光子在虚拟空间中交织成绚丽的防护网,随着他的讲解泛起层层涟漪。\"传统加密技术在量子攻击下如同纸糊的窗户,而我们的算法采用混沌动态密钥生成机制,能在纳秒级时间内完成密钥重组。\"他的声音在空旷的会议室里回荡,金属墙面反射出冷冽的回音。台下坐着的各部门技术主管却神色凝重,国防科技研发部总工程师转动着手中的钢笔,笔尖在会议记录本上划出焦虑的弧线——改变运行多年的加密系统,意味着要承担巨大的风险,任何一个细微失误都可能引发灾难性后果。
\"我们的导弹指挥系统对延迟要求在皮秒级,新算法的加密过程会不会造成数据传输卡顿?\"国防科技研发部的总工程师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苏瑶立刻调出模拟测试数据,全息屏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