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应用试点推行(4/4)
的攻击也愈发猛烈。在一次代号为\"暗潮\"的攻击中,犯罪组织同时向五个试点部门发动量子态干扰。苏瑶盯着实时监控大屏,红色的攻击波如同潮水般涌来,警报声此起彼伏,仿佛世界末日的前奏。但新算法如同坚固的堤坝,攻击波在触及加密防线的瞬间化作碎片。当最后一波攻击消散,她注意到某个试点部门的防御日志里,记录着一个异常的攻击模式——这和三个月前那次导致初代加密系统崩溃的攻击手法极为相似,冷汗瞬间浸湿了她的后背。
这次发现引发了新一轮的算法升级。陆琛带领团队连续三周泡在实验室,泡面盒和能量饮料罐堆满了角落。他们参考生物免疫系统的工作原理,为算法增加了\"记忆模块\",使其能够识别并快速应对曾出现过的攻击模式。实验室的灯光24小时常亮,困了就趴在桌上小憩,醒来继续投入研究。升级后的算法在模拟测试中表现惊人,当输入历史攻击数据时,防御响应速度提升了400,成功抵御了上百种变异攻击。
试点运行六个月后,战略决策委员会召开成果评估会议。陆琛站在全息投影前,展示着一组令人震撼的数据:试点期间,各部门共遭遇有效攻击137次,防御成功率100;信息传输效率提升27,系统故障率下降83。当深空探测项目负责人展示从火星发回的实时高清视频时,画面中火星车正在红色荒漠中行进,车轮扬起的沙尘清晰可见。会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掌声经久不息,许多人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
会议结束时,苏瑶收到了艾琳·穆勒的视频通话请求。画面里,瑞士的实验室被皑皑白雪覆盖,艾琳举起一块新研发的超导量子芯片,芯片在灯光下泛着幽蓝的光泽:\"这是我们合作的新成果,也许能让加密速度再提升一个数量级。\"窗外,北京的晚霞染红了半边天,落日的余晖洒在陆琛和苏瑶身上,为他们披上一层金色的纱衣。两人相视而笑,眼中满是欣慰与期待——这场关于量子安全的战役,他们刚刚迈出第一步,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们去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