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流星导弹(1/3)
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f-35b凭借三轴承矢量喷口完成眼镜蛇机动,从正下方突袭应龙腹部。机载gau-22\/a四联装加特林机炮喷射出1200发贫铀穿甲弹,却在触及龙鳞时引发链式反应:应龙鳞甲内嵌的纳米晶格结构将动能转化为电磁脉冲,整片空域的电子设备瞬间过载黑屏。趁着电子战间隙,应龙双翼猛然收拢,以突破音障的速度俯冲而下,尾尖扫过的区域掀起等离子风暴,三架f-35i的隐身涂层在高温中碳化剥落,暴露出原本的钛铝合金骨架。
这场跨越神话与科技的空战持续了四十七分钟,当最后一枚流星导弹被应龙鳞甲上的伏羲八卦阵偏转时,云层中突然降下血雨——既是上古应龙苏醒的征兆,也是现代战争史上首次记录的能量护盾实战检验。
最令人震惊的是,远处的都江堰突然逆流升起!那原本平静流淌的江水像是被一股来自地脉深处的神秘力量托起,在岷江上空凝结成百丈高的水幕。水幕中,青铜铸造的浑天仪缓缓浮现,表面镌刻着二十八星宿与江河走向的纹路,其直径足有三十丈,表面流转着幽蓝的冷光,仿佛将整个银河系的轨迹都凝固其中。
这尊浑天仪的构造竟暗合都江堰\"分四六、平潦旱\"的治水智慧——三重青铜环象征鱼嘴分水堤,外环刻度随着水幕流动不断重组,精准对应着内江六成、外江四成的分水比例;十二根蟠龙立柱支撑的浑象仪,正以北斗七星为轴心缓缓旋转,其运转轨迹与飞沙堰\"正面引水、侧面排沙\"的力学原理惊人相似。当水幕流转至宝瓶口位置时,青铜仪器突然迸发出耀眼光芒,十二道水龙从仪器的璇玑孔洞中喷涌而出,沿着虚拟的渠道网络奔涌,竟在虚空中重现了都江堰\"深淘滩、低作堰\"的千年治水图谱。
更令人震撼的是,浑天仪核心处悬浮着一枚刻有\"李冰\"二字的玉琮,其表面浮动着甲骨文般的符文,每当符文流转至\"安澜永镇\"等字样时,水幕中便浮现出古蜀先民祭祀江神的场景。江风裹挟着岷江水雾扑面而来,恍惚间竟能听见两千年前竹笼装石的碰撞声,看见李冰父子以火焚山时映红江面的烈焰。这跨越时空的奇观,将都江堰\"天人合一\"的治水哲学,以最震撼的方式呈现在世人面前。
洛青衣的虚影在暮色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