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准备去什刹海“进货”(1/4)
刘正一战成名,成为了95号院里小孩敬佩的对象,成为易中海等人眼里的刺头。
贾家,阎家成为了南锣鼓巷的笑柄。
棒梗,阎解放,阎解旷三人成为了嘲讽的对象,搞的三人每天学都不想去上。
阎解成成为了天性凉薄的代表人物,看着亲爹被打,看着两个弟弟被打,却无动于衷,并且还大言不惭的说自己有心无力。阎解成这种还想为自己辩解的废物,不说彻底没朋友吧,反正是不受待见。
事后的几天时间里,95号院里,传出了两个版本的传言,关于聋老太太的,一个是说在战争期间,聋老太太给我军送过草鞋;另一个就是聋老太太也是有儿子,并且打过小本子,打过光头,只不过运气不好,牺牲在了解放前期。
有人向聋老太太求证过,比如傻柱,那几天他可是高兴的睡不着觉,这些可都是荣誉啊,而他又是聋老太太认的亲孙子,那他傻柱也算是英雄的后人了。
不过,每次傻柱想要聋老太太讲述当年的事迹时,聋老太太都说过去就过去了,她现在只想好好生活,过去那种伤感的事情不愿再提起。如果继续问,聋老太太就开始装聋作哑,左顾而言他的。
别人怎么想的不知道,反正傻柱是信了。
傻柱相信了,聋老太太这些天的伙食水平直线上升。
易中海也开始在邻居中宣扬尊老爱幼传统,期间也公平公正的解决了几次邻居之间的矛盾,获得了大伙一致的好评。
在平常的聊天中,易中海有意无意的把聋老太太说成是95号院的老祖宗,隐晦的号召大伙有能力,谁叫有好吃的,都想着点聋老太太。
而聋老太太也开始以老祖宗的身份自居了。
所有的一切,她自己先信了。
每到饭点,但凡谁家有香味冒出,她就会拄着拐棍上门要口吃的。
也有人不厌其烦,找到了易中海,结果被易中海好一顿训,说人不能只顾自己,要发扬尊老爱幼的良好传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之类的话。
开始的时候,也有态度强硬的,不听易中海那一套的,结果被傻柱拉着友好交流了一下,最后只能忍气吞声。
讲道理,说不过易中海。
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