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拿母妃压我?(求票票砸死我加更以报!)(2/3)
,她无家可归,直到被苏晚昭捡回了平南将军府为奴。
前世她一心报偿救命恩情,为了给苏晚昭套上深闺千金的美名,实是煞费了一番苦心。
在赵晏的亲王宴上,她将提前写好的小楷藏在宣纸底下,再让苏晚昭当众描摹,苏晚昭羞赧的举起小楷展于众人眼前时,连太后也夸她有米公遗风。
笔尖蓄出一滴墨汁,微末挑起腕子,将那黑珠子又吸回笔腹。
她深吸口气,许久不提笔,应是退步了许多。
看似虚浮的手,在碰到宣纸时忽而稳如千斤,米公《苕溪诗帖》中的第一首五言,她用了被苏晚昭描摹过的簪花小楷。
松竹留因夏,溪山去为秋。
赵晏瞳孔骤缩。
这字体…笔锋转折,收尾微弹,怎会与晚昭那般相似?
不,比晚昭更加细腻穷极。
米公的字帖常兼具“骨”、“韵”,眼前的小楷看似娟秀柔美,又透着刚劲骨力。
显然尽得米公真传。
女子已将狼毫搁回笔山,叠手退至一旁,他不禁追问,“你母亲是?”
微末心头絮絮,开口间也暗沉几分,“父亲无名,母亲也是寻常主妇,双亲都已故去多年了。”
赵晏一顿,见女子似被勾起愁绪,只得讪讪。
他提笔泼墨挥毫,在小楷后头补上“久赓白雪咏,更度采菱讴。”
两句诗一收一狂、一静一动,如在宣纸上隔江相望,柔劲相宜。
“卫骁研的墨太粗,”
赵晏幽深的眸子似闪着光,这女子给他的惊喜一次又一次,竟与他记忆中的晚昭缓缓重合。
“明日起,你来研。”
…
赵晏酷爱书法,尤其推崇大儒米孚。
前世苏晚昭“师从米孚”的那一手簪花小楷,为她在赵晏心中加了不少分。
苏晚昭也曾啃着米公诗集恶补,但书法并非一朝一夕练就,每有需要,她便躲在暗处替她代笔。
苏晚昭也从不敢在赵晏面前提笔写字。
微末将赵晏墨迹未干的字帖夹在垂绳上,微风拂过时宣纸沙沙飘摇,像极了前世她死后,灵堂里悬挂的灵幡。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