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1/3)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一场激烈的讨论正在文学爱好者们中间展开。这场讨论的焦点人物是马大智,只见他慷慨激昂地发表着自己的观点:“我认为古诗已经没有存在的意义了,我们完全可以摒弃它,去为首绝美组合,创造一门全新的语言!”
马大智此言一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场众人都露出惊讶的表情,但很快就被他接下来陈述的诸多理由所吸引。
马大智首先指出,时代在不断发展进步,社会环境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古代的诗人所处的时代与当今截然不同,他们所表达的情感、描绘的景象以及传达的思想观念,对于现代人来说可能显得过于遥远和陌生。如今的世界充满了高科技、快节奏的生活元素,而古诗那种含蓄、委婉的表达方式似乎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
接着,他谈到古诗的形式限制。古诗通常有着严格的格律要求,如平仄、押韵等规则。这些规定虽然使得古诗具有一定的韵律美,但同时也束缚了创作者的思维和表达空间。相比之下,现代语言更加灵活多样,可以更好地适应各种不同的主题和风格,让作者能够更自由地抒发内心的感受和想法。
然后,马大智又提到了传播媒介的变革对诗歌的影响。在古代,诗歌主要通过书籍、口口相传等方式传播。然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新媒体的兴起,信息传播变得极为迅速和广泛。人们更喜欢阅读简洁明了、易于理解的文字内容,而古诗由于其晦涩难懂的特点,往往难以引起大众的兴趣和关注。
此外,马大智还认为古诗的教育价值有限。尽管学习古诗有助于了解历史文化,但这种作用相对较为单一。在当今多元化的教育体系中,学生需要掌握更多实用的语言技能和知识,以便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相比之下,创造一种新的语言,能够结合当下的社会需求和科技发展,提供更为丰富和全面的教育资源。
马大智的一番论述有理有据,赢得了在场不少人的深刻赞同。有人点头表示认可,有人低声附和道:“确实如此啊,古诗好像真的有些跟不上时代了。”还有人开始思考如何着手创造那门想象中的全新语言。
然而,也并非所有人都同意马大智的观点。一位名叫林悦的年轻学者站出来反驳道:“马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