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重建废土(03)(4/7)
后再逐步扩大规模。
众人根据治理方案,立刻开始利用植物培养模块和核聚变形背包培育适合石漠化荒地环境的植物。
吴度将碧氧灵羽草的种子放入由核聚变形背包变成的植物培育加速舱中。通过调节舱内的光照、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以及利用植物培养模块优化种子基因,碧氧灵羽草的种子迅速发芽生长。在培育过程中,吴度发现普通的营养液无法满足其在这种恶劣环境下的生长需求,于是他利用核聚变形背包对周边的岩石和土壤进行成分分析,调配出一种特殊的营养液。在特殊营养液的滋养下,碧氧灵羽草生长得格外茁壮,叶片更加翠绿,荧光也愈发明亮,吸收有害气体和释放氧气的能力得到了显着提升。
苏然专注于馥香盈穗黍的基因优化工作。他利用核聚变形背包中的基因编辑设备,根据石漠化荒地土壤的特点,对黍子的基因进行精准调整。经过多次实验和优化,他成功培育出了一种更适应贫瘠、酸碱度失衡土壤的馥香盈穗黍变种。这种变种不仅保留了原有的高产和营养丰富的特点,根系还变得更加发达且具有更强的固土能力。在核聚变形背包模拟的石漠化荒地土壤环境中,变种馥香盈穗黍迅速生根发芽,粗壮的麦秆在模拟的狂风中依然屹立不倒,五彩的麦穗也逐渐饱满。
陈风在培育炎寒御磁藤时,利用核聚变形背包模拟石漠化荒地的极端温度和强风环境,让藤蔓逐渐适应这种恶劣条件。同时,他通过调整植物培养模块的参数,增强了炎寒御磁藤的电磁特性。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炎寒御磁藤的藤蔓变得更加坚韧,表面的电流更加稳定且强度有所增加。在模拟实验中,炎寒御磁藤成功抵御了强风的侵袭,并通过自身的电磁场吸附了大量模拟的有害颗粒,有效改善了局部环境。
赵洋为了让润水凝晶荷适应石漠化荒地的地下水资源状况,利用核聚变形背包对其根部结构进行了优化。他通过分析地下水质,调整了植物培养模块中关于荷花根部对重金属离子耐受和净化能力的参数。
经过培育,润水凝晶荷的根部变得更加坚韧且过滤能力更强,能够在更深的地下水位中汲取水分,并更高效地净化其中的有害物质。同时,他利用核聚变形背包制作了一些简易的导水装置,以便更好地引导地下水向润水凝晶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