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崔记者(1/2)
墨菊给他们两个人也一人倒了一碗水,明慧问常宝:“街口那几个人都认识吗?”
“眼熟,有几个是黄包车车夫,小叫花子墨香好像给过他饼子。”常宝家是本地的,父母住在这附近街上。他当学徒每个月能回一次家。
“最近警醒着点儿周围”明慧对常宝、墨菊、墨香、石竺一众人说。几个人都答应了要留意。
“小姐,您的电话。”墨菊来禀,明慧估计是樊景生,果然是他,樊景生说今天已经顺利取到盖章的合同和预付的首批帐篷款的支票,葛掌柜去把支票兑付存入店里的户头。后边就是要保证三天内到货了。
下午明慧带着墨香去了碧云轩,一般她是带墨菊的,但这次她带了墨香,而且最近要让墨香去店里熟悉一下,墨香性子太沉默寡言得让她多学点技能,让红杏、腊梅带着她多熟悉一下柜台业务。
明慧在牡丹厅见到了崔记者,这位记者大概三十五六岁,面色微黑,带一副金边眼镜,大热天穿着一身灰条纹西装,棕色皮鞋,很是洋气。一上来就双手奉上名片:“燕京时报 崔新民”,明慧心想:“别人是燕京日报,你是时报,这个是要压燕京日报一头啊!”不过他们还真是第一个买明慧店里彩色相机的主顾,是第一批客户,所以明慧也很客气的和他谈天,原来是燕京时报的老板也是个新派人物,锐意进取,报社也是要做大做强的,就想采购一批摄影器材。要说技术先进自然是明慧的碧云轩的相机最好,但第一是碧云轩的相机是限量出售,第二价格真是昂贵的,报社既然是想多买一些自然是想要个批发价格。别的都好说,如果要有什么用得上报社的地方都尽管说。
明慧一直控制相机的销售量,所以价格也很高,基本就是卖给专业记者和发烧友的,也是怕树大招风,太惹眼。要是提供便宜一点的产品倒是也有,现代的胶片相机已经型号不多,自己其实利润率会下降,明慧兴致并不高。但崔记者他们既然是报社,那登广告宣传不就是他们的业务。崔记者一听广告就答应给三天整版广告,免费,但碧云轩要给提供一百台相机,价格要不高于六千块的,功能上可能稍微简配一些的。明慧说过两天给他拿个样品来看看是否合适,挑好了款就行了,但明慧要求他不要对外宣传给他的价格数量之类的具体细节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