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票证时代(2/3)
月或按季度到指定粮店领取粮票……”
“定量到人,就是每个常住人口有固定的配给量,由此确定每家每户粮食配给量,并依此发放粮票,工商业用粮业户和市镇饲养户也按计划用粮量来配给……”
贾张氏喊道:“李主任,那像我们院里的妇女,一个月的定量是多少斤?”
“二十五斤。”
“成年男子呢?就像我儿子这样的。”
“一个月三十斤。你不用问了,就是成年男子,因为劳动强度有差别,标准也不一样,像你们家贾东旭,算是轻体力劳动者,所以一个月的定量是三十斤。接下来,我们会根据你们的劳动差别、年龄大小确定每个人的定量标准。”
李副主任离开后,大院里依然在讨论着。
杨瑞华笑着说:“贾家嫂子,你家只有东旭一个人有定量,其他人吃粮,以后可就要靠出钱买啦。”
有定量就能买到平价粮,没定量就只能买高价粮,她们虽然没文化,但李副主任讲的明白,她们都听得懂。
想着贾家以后就只能靠钱买粮,她的眼睛里却充满了嘲讽。
哪知道贾张氏不屑的一笑说:“你想什么呢?我家的粮食吃都吃不完,还用得着买粮食?哼,你羡慕吧?嫉妒吧?”
后世的很多人都以为,五十年代农村人根本吃不饱,但这是错误的认知,在58年以前,京城周边县城每亩土地交公粮占比百分之七,农民的日子过得不比工人差,至少一天三顿有饱饭吃,所以贾张氏每年土地的粮食分红,足够贾家吃上饱饭。
杨瑞华鼻子一皱:“切。”
她没再说话,贾家在农村能分到粮食,这一方面,她确实很羡慕。
她不说了,但是贾张氏却不愿意放过她,唾沫横飞道:“你家老大今年16岁,老二7岁,老三6岁,下面还有个丫头片子。都说半大小子,吃死老子,就你们家这三个小子,以后呀,有你家受的。还想看我家的玩笑,笑话,哼。”
“我家孩子还小,吃不了多少,怎么都饿不着。”杨瑞华强撑道。
“那按你的话,后院二大爷家就会饿着了?”贾张氏转移方向,将战火烧到了刘海中家里。
刘海中三个儿子,大儿子刘光齐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