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御街(3/4)
先给买衣服的啊,而且,御街上的布料都不便宜。
当然,除了确实需要给他们改善一下穿着之外,岳华年还有营销方面的考虑。
做衣裤的料子,他给二人选了绿色的;至于帽子,选了红色的,样式自然是后世比较流行的贝雷帽。
但是,布行老板对这样样式闻所未闻。他只能掏出手机,打开相册,给老板看了看他以前下载的样式。
老板吃惊不已,好大一会儿才醒过神来,说他从来没见过衣服还可以这样做,更没见还有这样的宝物竟然可以把那么多人和物品收进去,那些人还笑嘻嘻的,一点也不担心出不来。
大缸和天牛看他的眼神满是崇拜。他们大概以为只有神仙才有如此法宝,敬畏之心便油然而生。
老板毕竟是在御街上的,头脑灵光,技艺高超。在另外两个学徒的帮助下,一个多时辰,便按要求作出了服装和贝雷帽。
大缸和天牛穿戴好,照了照镜子,便舍不得脱下来。以前多么邋遢,现在变得英气潇洒,刹那间,改头换面,自信心提升不少。
既然他们不觉得另类,岳华年想着这样也好,从大街上走回去,还能起到广告效应。
又从这家布行截了些米黄色的布料,让老板做成长三尺三,宽二尺的布块。老板不解地问他这做什么,这么浪费布料。
岳华年告诉他说当桌布来用。
老板摇了摇头。在这个时代,专门裁剪布料当桌布,是在败家的做法。
不过,他也挺好奇,问了岳华年店铺位置,还说就算是自己停业一天,也要去登门看看。
岳华年已经知道这个老板姓黄,便说欢迎黄老板到来,还说以后如果做衣服订布料还找他。
在结算时,黄老板非常高兴给他打了个折上折。
大宋的御街上南来北往的人虽然以汉族为主,但是,也有众多属于少数民族。汉族服饰本就多样,再加上各式民族服装,大街和商铺里的服装可以说是琳琅满目。
但是,要说炫目,今天非孙大缸和陈天牛默数。
这一路上,尾随着观看的人越来越多。在首都环境里生活多年的他们,并不在乎别人指指点点,反而觉得非常得意,走起路来也是趾高气扬。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