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以为我是孩子很好骗(2/3)
殊的年代,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狂热而又独特的气息。
大街小巷都回荡着那激昂人心的口号:“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这句口号像具有无穷的魔力,鼓励着无数满怀激情与理想的青年学子离城市,去广阔的乡村与山区下乡当知青。
很多学府的教师们被无端地贴上了“臭老九”的标签,除了工农兵大学,少数艺术学校招生外,其它高等学府都没有招生。
就在这样一个看似对知识不屑一顾、对教育漠然置之的社会大环境之下,却出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奇特现象:无论是哪一家工厂在招聘新员工的时候,竟然都会不约而同地设立起一道最起码的准入门槛——要求前来应聘的人员必须至少拥有初中以上文化学历,高中生择优录取。
尹建华人虽然渣,在冉家多年,见识与学识却不是普通人可以比拟的,他心里一直认为,这不仅仅是某个群体的悲哀,更是整个时代的悲哀,但这种情况一定会有改变的一天。
国家要发展,不会一直对教育不重视,要不然也会每年都有那么多公派到国外学习的人。
他能稳坐采购科主任的位置,虽有冉家的人脉关系在,与他自身的学识也密不可分。
n市的纺棉厂是全国最大的纺织厂,平常会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尹建华当年虽是冉家的女婿,当年冉年可是没有少花钱,花精力培养,也是纺棉厂精通两门外语的人。
不管外面如何热闹,尹建华都坚持让尹逸尘兄妹走进校园,接受系统的知识熏陶和良好的教育培养。
不仅如此,就连他偷偷藏匿在外边的儿子以及女儿,他也同样没有丝毫的懈怠之心。
尹建华这个人虽说是个渣男,但在关乎孩子们的教育问题上,他却超乎常人想象的睿智和远见卓识。
他永远都不会忘记当年,他被冉家老爷子救回去后,老爷子要送他去读书,他曾一度抗拒学习。
冉老爷子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孩子,记住,知识能够改变命运,这可不是一句空话。机会总是青睐于那些有准备的人。如果你想要出类拔萃,仅仅依靠小聪明和一身蛮力是行不通的,这样的路也是走不远的。”
小女儿虽然随了妻子的姓,但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