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2/3)
示屏的最大单位只到千位,当时甚至无法显示具体数额。
不过现在,“股票”的概念还没有普及开来,早期的股民做投资方式可能简单,了解也很片面。
但此时却有一种自信的力量和面对未来的勇气,而他们的勇气也的确得到了应有的回报。
晚上,苏渺躺在床上睡不着,满脑子想的都是股票,按她的想法,更倾向于买“豫园”,毕竟之后的涨势摆着呢。
她觉得自己来得有点迟了,八八年发行100元/股的原始股时无人问津,卖都卖不完只能给职工配股。
之后的一段时间,在证券柜台仅有零星交易,日均成交量不足10手。
经过两年的发酵,基本上原始股大多掌握在职工和部分机构手中。
而现在是上交所成立前夕,已经有不少嗅觉敏锐的原始股东锁仓了,实际流通股不足总股本的10,普通投资者很难买得到。
不过,先不管买不买得上,她都得先去看看,能买到什么是什么,毕竟现在买什么以后都能疯涨,只不过出手的时间不一样而已。
天才蒙蒙亮,朱国明就带着苏渺和苏元正出了门。
上海的冬天湿冷刺骨,街灯昏黄,呼出的白气在空气中凝成薄雾。
苏元正开着车,朱国明给他指路,语调中带着紧张:
“听说现在证券柜台可不像以前门可罗雀了,天没亮就有人去排队了,我们得快一点,去晚了就拿不上号了。”
可当他们拐过南京西路,远远望见静安证券业务部门口时,三人都愣住了——队伍已经从铁门排到了街角,黑压压的人群挤在一起。
有人裹着棉袄,坐在自己带来的小马扎上打盹,有人跺着脚取暖,还有人捧着保温杯喝热水,眼睛却死死盯着业务部的方向。
朱国明喉咙发干地说:“这……这么多人?才六点半啊。”
苏元正去停车,苏渺和朱国明赶紧先过去排队。
队伍里男士比女士多,而排在苏渺前面的恰好是一位五十多快六十岁的阿婆。
苏渺笑眯眯地和她搭话:“阿婆,这么冷的天您起的好早呀。”
阿婆的穿衣打扮都很讲究,看起来是家庭条件很不错的,她不设防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