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你以前是做什么工作的?(3/5)
村民们听了老支书的话,原本满怀期待的心情瞬间如坠冰窖,一个个垂头丧气,原本以为能捡到一个大宝贝,这下看来,只是空欢喜一场。
然而,李辰溪却一眼便认出了这些印章的来历。他前世偶然间了解过这类东西,这些印章正是大名鼎鼎的“元音寿牒”组印。据说,当年乾隆皇帝八十岁大寿之际,文华殿大学士和珅与工部尚书金简精心策划,从乾隆御制的海量诗文中,精挑细选出带有“福”“寿”二字的诗句,然后分别镌刻成印章,每种各120方。
其中,带有“寿”字的这一组印章,便被命名为“元音寿牒”。当时,为了彰显对皇帝的尊崇,他们选用了不同的材质,总共制作了三套“元音寿牒”组印,以和珅和金简的名义毕恭毕敬地进献给了乾隆皇帝。
这些印章的钮式雕刻工艺精湛绝伦,随形雕刻着栩栩如生的山水、灵动活泼的走兽、娇艳欲滴的花卉等各种精美的图案,印面的形状也是丰富多样,有规整的长方、方正的正方、圆润的椭圆等。
也就是说,按照官方记载,这种印章总共制作了三套。但李辰溪心里清楚,以和珅那贪婪成性的性格,私下里偷偷多弄一两套自己把玩,那是极有可能的事情。
而且,在古代,皇帝的喜好往往会引领社会的潮流。皇帝率先把玩的东西,下面的官员们便会纷纷跟风效仿,紧接着,那些富有的商贾大户人家也会竞相追逐。
所以,除了官方制作的三套,说不定还有其他官员私下找来珍贵材料,精心雕琢了类似的印章以供自己赏玩。
李辰溪弯下腰,仔细端详着箱子里的印章。他发现,如果自己判断无误的话,这些印章应该是用珍贵的田黄石雕琢而成的。田黄石的价值,在收藏界那可是声名远扬。
自古以来,就有“一两田黄一两金”的说法,足以见得其珍贵程度。而到了后世,随着资源的日益稀缺和收藏市场的火爆,一克田黄的价格更是飙升到了几万元,比黄金还要贵上百倍。尤其是像这种用田黄雕琢而成的古董艺术品,往往在拍卖场上能拍出令人咋舌的天价。
“其实,这东西还是值点钱的,文物商店就收,大概块钱一件。”李辰溪直起身,神色平静地说道。他说的确实是实话,就拿今年刚刚成立的京城文物商店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