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中的不传之秘-站桩养生功(3/6)
更是要不得的。
因此,有养生经验的老人经常说:大动不如小动。
其实,小动不如微动,站桩的动是一种微动,确切地说,是一种蠕动。
我们可以把意念集中在尾椎骨尖上,慢慢地用尾椎骨尖画小圆圈,以此带动身体的微动。
此时,我们可以感受到:十个手指的指尖有微微发麻的感觉,随着身体的微动。
这种感觉从手指传向手臂。腿部、背部也会有相应的感觉。
身体这样轻微晃动着,感觉自己就像站在温泉里,像海藻一样,随着迂缓的水流飘飘荡荡,荡荡悠悠。
在晃晃悠悠中身体四肢得到怡养,全身血液也像安静的溪流,周流而不息。
简简单单的站桩,就这样养身和养心完美地结合起来。
多年的站桩经验使我体会到,站桩是静中有大动。
看似静静站着,只有轻微晃动,实则全身的奇穴都在动,这是真正的动,是最具效率和效果的动。
站桩又是不静而真静,虽则不能全无杂念,但却能心生欢喜,精神愉悦。
我们普通的人,对于练功充其量也只有皮毛的功夫,在没有掌握内在的技术和要领之前,形和意都是必须的。
形者养身,意者养心,养心在静,养身在动。
古人讲“性命双修”,实际上就是我们现代的“身心锻炼”,通过性命双修,方可益寿延年。
站桩就是要强你的身,收你的心。
实际上,通过站桩养生,已经有很多人在实践了,只不过目前练桩的人多集中在社会上层——
这也是我倡导站桩的重要原因,希望能够把她推广开来,让所有的人都获益无穷。
感悟。养生在动,不宜静;安心在喜,不唯虚。
动非浮躁妄动,喜非刺激狂喜,能够做到这两点,我们就是养生的高人了。
形意拳桩功的“运动效率”学过物理的都知道,机械在做功的时候存在一个“机械效率”。
比如一台拖拉机,发动后,声音特别大,发热特别多,它真正用于行驶和运载的能量比例就小,机械效率就低;
而一辆轿车呢,发动后,声音小,发热低,它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