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真谛:无柔不能变化,无刚不能克敌(1/5)
形意拳的精髓,是以意领气,内外兼修。
河北形意自"神拳"李洛能以下各代传人,无不强调拳打自然,刚柔互济。
在李洛能遗留下来的拳经中,第一句话便是:“混元一气吾道成,道成莫外五真形,真形内藏精气神,神藏气内丹道成”。
紧接着又明确指出:“练形而能坚,练精而能实,练气而能壮,练神而能飞”。
“固形体以为纵横之本,萃精神以为飞腾之基”。
这充分说明形意拳的根本是养气练神,内外兼修。
“力重劲刚”只属练形练精阶段的一个方面,是初级阶段的练法。
即使在这个阶段,也有非力重劲刚的操练内容。
拳经中还说:“纵横者,胁中开合之势,飞腾者,丹田呼吸之间,进退随手之出入,来去任气之自然”。
这就明确规定了形意拳要顺乎自然,以练神练气为主。
外不乖于形式,内不悖于神气,外面形式之是顺,是内中神气之和,外面神气之正,是内中意气之中,斯之谓内外相合。
其拳式动静合一,气势雄厚,既庄重而又轻灵;
其劲路阴阳互济,刚柔兼备,既沉实而又圆活。
昔日刘奇兰练的龙形搜骨,起似蛰龙升天,宋世荣练的蛇形拨草,如常山蛇阵,首尾相应。
刘维祥练的鸡形四把,其劲刚柔曲直,纵横环研,闪展伸缩,变化无穷,极轻灵而又极沉实,两足落地无声,却一步踏碎一块大方砖。
马礼堂所演练的形意拳神形相合,纵横往来,按中有提,提中有按,动作旋转,循环无端,并无一丝刚劲之气。
再如郝家俊的形意拳,练出来的架子融融合合,纯任自然,无形无象,不偏不倚。
其劲路刚柔兼备,变化莫测,诚乃形意拳之“内劲儿”。
形意拳中有十二大形,确是格物之性,得之于心,以效法天地育化万物之道。
然而形意拳之根本不在于此,而在于五行拳。其运用之妙不在于简练的套路,而在于刚柔互济的内劲儿。
五行拳与人的肺、肝、肾、心、脾五个脏器的经络息息相通,其正确的练法是自内功开始,以意领气,以气运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