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改制(1/4)
堂屋里的炭火噼啪作响,映得墙上《新民主主义论》的剪报忽明忽暗。赵明远再次翻开文件夹时,一张边缘泛黄的房契顺着纸张滑落,轻飘飘地落在八仙桌上,却惊得李天佑猛地坐直身子。徐慧真正在给众人续茶,铜壶嘴的热气突然凝滞在半空。
“之前你将吴小花同志留下的证件和文件交给田丹同志,” 赵明远用食指按住微微卷起的房契边角,“这里面有一张你父母的房契,现在依据政策,物归原主。” 他的指甲划过房契上狰狞的弹孔,那破损处的纸张纤维像炸开的星芒。
“南锣鼓巷95号院,二进院东厢房与东厢耳房,经查实经查实确系令尊李有水同志遗产。这窟窿是四六年护厂队跟特务交火时留的,档案室的老赵说,当时你父亲用身子压住了重要文件回头让小孙带你去办手续。”
李天佑颤抖着伸手,指尖触到房契上父亲歪斜的签名,墨迹因血迹晕染得模糊。二丫突然凑近,羊角辫扫过他的手背:“哥,这就是爹娘住过的地方吗?” 她的声音带着孩童特有的清亮,却让在场众人眼眶发热。
赵明远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光遮住眼底的动容:“第二桩事,是四季鲜的改制。”他抽出另一沓文件,纸页间飘出淡淡的油墨味,“组织理解你的顾虑,开店的经费虽是公产,但四季鲜凝聚着你的心血,不能简单收归。经讨论,决定实行赎买政策,你有什么诉求尽管提。”
“组织打算如何经营四季鲜?” 李天佑将房契小心折好,收进怀里。他想起店里那排擦得锃亮的玻璃柜台,想起蔡全无总在清晨五点就开始擦拭的铜制门环。
“南门大街要成立一家供销合作社,”赵明远用钢笔尖轻点桌面,“除日常经营外,还要定点投放平价粮。这既是民生工程,也是和投机商打擂台的战场。”他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就像你开车截获倒卖救济粮的混混,咱们要让老百姓碗里有饭吃。”
“店里的伙计怎么办?”李天佑的手指无意识摩挲着茶碗边缘。蔡全无沉默寡言却踏实可靠,金宝总爱哼着跑调的梆子戏,这些面孔在他眼前一一闪过。
“蔡全无同志、金宝同志等四季鲜的伙计为城市无产者出身,后被雇佣为四季鲜的工人,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四季鲜改制为供销社后,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