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偃王生平略记(10/14)
大他的功绩,所以才牵强附会到偃王的事情上去。而且,《赵世家》还记载着缪王派遣造父驾车,向西巡视狩猎,并见到了西王母。这本就是用来记录奇闻异事的,并非当作可信的正史来书写。因此,司马迁在撰写《周纪》时将这件事删除掉了,但却保留在了另外两个篇章当中。太史公司马迁的用意,可以说是极其谨慎且明显的啊!
(马氏所着的《绎史》也曾提到过:“《史记》中声称造父为君王驾车去巡视狩猎,还见到了西王母。然而当徐偃王造反的时候,每天骑着千里马奔驰,最终攻破了敌军。难道仅凭君王的副车就能取得胜利吗?还是说整个军队都拥有如此迅捷的脚步呢?《史记》没有把这段内容收录进《周本纪》里面,无非也是因为它只是杂糅采集了各种奇异的说法,用以传递那些可疑的故事罢了。”这种说法对于阐释史书的体例非常具有洞察力和见识。我在辨析《史记》中有关苏秦、张仪合纵连横传说的虚妄之处时,同样运用了这样的例子,请参考阅读《考辨》第九十五篇。此外,按照《礼记·檀弓》中的记载,徐国的大夫容居曾经说道:往昔我们的先君驹王向西征讨,成功渡过了黄河。)要探究这匹骏马究竟属于哪个时期的王者,恐怕并非那个施行仁义的偃王所能知晓的。倘若认为现今《秦纪》和《赵世家》中所记载的缪王轶事,乃是源自徐驹王的经历,那么它依然与那位因施行仁义而被楚国剿灭的徐偃王有所差异。毕竟,徐偃王自身与宋王偃存在关联,实在无需因为徐驹王而心生疑虑。待到楚文王在位期间,仔细考证《春秋传》以及《楚世家》等典籍,其中均未提及关于徐偃王的事迹。(楚成王曾经征伐过徐国,当时齐桓公出手相救,但徐国仗着有齐国救援反倒遭遇失败,此事见于《左传·僖公十五年》的记载。后来徐国被吴国所灭,徐子章羽逃往楚国避难,详见《左传·昭公三十年》。)由此可见,韩说所言纯属虚妄。然而,无论是哪一种说法,都声称徐偃王是由于推行仁义才导致国家灭亡。我个人怀疑徐偃王其实就是宋王偃,至于他遭到覆灭之时,唯有《淮南子》中关于楚庄王的说辞较为可信。之所以会将宋国称为徐国,大概是因为在战国时期,宋国的都城迁移到了彭城一带。正如《韩世家》里所描述的那样:“文侯二年攻打宋国,一直进军到彭城,并擒获了宋国国君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