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偃王生平略记(4/14)
水,就连整支军队都全军覆没,落得个悲惨下场;而穆王西征同样未能取得理想战果,这场旷日持久的征战耗费了无数的人力物力财力,进一步激化了各民族之间的矛盾冲突,同时也导致国内民众的赋税徭役负担日益沉重。
面对宗主国这种残暴不仁的统治方式以及难以承受的繁重负担,众多诸侯国皆是怨声载道,心怀不满。而徐偃王作为其中的一国之君,更是挺身而出,成为了反对宗周最为激烈坚决之人。
在遥远的古代,宗主国西周拥有着无上的权威,它对子国们颁布了诸多规制,以维护自身的统治地位和秩序。然而,这些严格的规定并没有被所有子国所遵守。
其中,徐国的君主徐偃王便是一个公然违抗宗周命令的人物。他不顾宗周的禁令,大胆地迈出了“僭越”称王这一步骤,将传承了 31 代的“封君”称号一举变为尊贵无比的“王”号。这一行为无疑是对宗周权威的严重挑衅。
与此同时,徐偃王还逾越规制建造起规模宏大的徐国都城。要知道,当时周天子所在的王城按照礼制仅仅“方九里”而已,但徐城的范围竟然远远超出了周天子的王城!根据《汉书·地理志》中的明确记载:“此乃昔日之徐国,其城墙周长多达十二里。”这般规模着实令人咋舌。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徐偃王那颗炽热的心犹如燃烧的火焰一般,怀揣着“欲霸上国”这一雄心壮志。在那浩如烟海、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帝乡纪略》和《泗周志》等古老的方志宛如璀璨星辰般闪耀着光芒,其中详细记载了与之相关的事迹。
据这些珍贵的文献所述,时值周穆王统治时期,徐偃王作为东方众多诸侯中的一员,始终坚定不移地奉行仁义之道,并对称霸中原各国充满了热切期盼。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命运之神仿佛向他伸出了慷慨之手,让他有幸得到了被视为祥瑞象征的朱弓与彤矢。这一刻,徐偃王内心深处涌起一股强烈的自信,他坚信自己已得到上天的垂青与眷顾。
于是乎,徐偃王毅然决然地抛开一切顾虑,公然僭越称“王”。此消息一经传出,犹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千层浪涛。一时间,四面八方的诸侯国纷纷闻风而动,怀着敬仰之情,如潮水般涌向徐偃王所在之地进行朝拜。令人惊叹不已的是,前来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