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宋大臣徐佩之(7/8)
江面上缓缓前行,已经航行了整整二十三个昼夜。这一路可谓是历经千辛万苦,天气时而晴空万里,时而阴云密布;风雨交加更是家常便饭,还有那险峻的河滩和湍急的江流,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船员们的勇气和技艺。然而,这些艰难险阻对于这支庞大的船队来说,都只是前进道路上必须跨越的障碍罢了。
终于,在八月八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朝中群臣纷纷齐聚于城西的新亭,恭迎圣上的归来。这座新亭位于如今南京市的西部,临近江畔,倚山而建,作为一座坚固的城垒,不仅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也是交通要道之一。
在庄重肃穆的迎拜礼仪进行到中途时,心急如焚的司空、录尚书徐羡之终于找到了一个短暂的空隙,得以与分别将近两个月之久的尚书令傅亮相见。此刻,那位一向以儒雅风度着称的傅亮出现在众人眼前,但他的面容却显得异常平静,仿佛没有丝毫的喜怒哀乐之情。
徐羡之迫不及待地凑近傅亮,压低声音问道:“陛下如今究竟像哪位先皇呢?”显然,这是他最为关切的问题。只见傅亮微微眯起双眼,沉思片刻后,才缓缓开口答道:“依臣所见,陛下之才德远在晋景帝和晋文帝之上。”这里所说的晋景帝和晋文帝,乃是司马晋时期被追尊的两位先皇——司马师和司马昭兄弟。他们与其父司马懿一起,被誉为晋朝的三位开国始祖,其功绩和威名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既如此,必能明了我等赤心!”徐羡之满脸自信地说道,眼神坚定而明亮,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所期望的结果。然而就在此时,站在一旁的傅亮微微动了动嘴唇,轻声吐出了一个词:“未必。”声音虽小,但还是被耳尖的徐羡之捕捉到了。
徐羡之一愣,脸上露出疑惑之色,显然没有听清傅亮所说的话。他不禁凑近傅亮,问道:“傅大人刚才说了什么?可否再说一遍?”傅亮却只是轻轻摇了摇头,不再言语,似乎并不想多做解释。徐羡之见状,心中虽然有些不满,但也不好再追问下去。
时间很快来到了八月十日这一天。阳光明媚,微风拂面,在拜谒了蒋山那气势恢宏的先帝陵墓初宁陵之后,宜都王在众多官员的簇拥和陪同下,缓缓地向着城南秦淮河北侧的中堂走去。一路上彩旗飘扬,鼓乐齐鸣,场面十分壮观。
当宜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