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宋大臣徐逵之(7/10)
议,他们最终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分道扬镳!其中,刘轨、司马休之以及刘敬宣选择奔向南方的南燕;而袁虔之、刘寿、高长庆和郭恭则决定前往后秦。
此事过后,道武帝对于司马休之未能如约而至感到十分恼怒,并派遣使者前往兖州探寻缘由。当使者遇到司马休之的随从人员时,便急切地询问为何他们没有按照原计划前来。那些随从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道:“魏朝如今威名远扬,势力强盛,正因如此,司马休之将军等人才一心想要归附于您啊!只是中途听到了关于崔逞先生遇害的消息,一时心生不安,所以才改变了主意。”既而闻崔逞被杀,故奔二国。”使者返报,拓跋珪[gui]很是后悔杀害崔逞之举。司马休之投奔南燕的详细经过:桓玄将篡→后秦质子→关东募兵→彭城聚故→屯据山阳→击孙无终兵败→欲投北魏→魏杀崔逞,士人心寒→陈留南变卦→东走南燕。“司马休之等数十人”
密谋杀德,逃离南燕
元兴三年(404),刘敬宣、高雅之勾结青州大姓及鲜卑豪帅,准备谋杀南燕主慕容备德,推司马休之为主。备德以刘轨为司空,很宠信他。高雅之想邀刘轨一起作乱,刘敬宣曰:“刘公衰老,有安齐之志,不可告也。”刘雅之还是将计划告知了刘轨,刘轨不从。
不久,刺杀密谋泄露,刘敬宣等往南逃,南燕人收监了司空刘轨,将其杀害,派兵追及高雅之,又杀了他。当时南燕派兵正前往捉拿司马休之,他的马不停嘶叫,于是司马休之上乘马,这匹马向南飞驰而去,逃过了一劫。
出奔后秦
太尉刘裕使参军檀道济、朱超石将步骑出襄阳。江夏太守刘虔之将兵屯三连,立桥聚粮以待,道济等积日不至。鲁轨袭击虔之,杀之。裕使其振威将军东海徐逵之统参军蒯恩、王允之、沈渊子为前锋,出江夏口。逵之等与鲁轨战于破冢,兵败,逵之、允之、渊子皆死,独蒯[kuǎi]恩列陈于堤下、勒兵不动。轨乘胜进攻蒯恩军,乘高俯射蒯恩军,矢下如雨,敌方顿时呼声震地,恩整厉将士,置阵坚严。轨军又屡次进行冲杀,敌阵却岿然不动,轨不可将其攻破,于是只能率部退去。
当时雍州刺史鲁宗之听说刘裕发兵攻荆州,从襄阳率部出发,前往与司马休之军汇合,共同屯兵于江陵。休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