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太学生徐季宁(2/3)
宦官集团的罪恶,唤起朝廷的警觉,徐季宁决定联合太学中的有志之士,共同上书进谏。他四处奔走,联络太学生领袖郭泰、贾彪等人,商讨上书事宜。在徐季宁的努力下,一场规模宏大的联名上书行动开始筹备。他们查阅典籍,收集宦官集团的罪证,字斟句酌地撰写奏章,力求以最有力的言辞打动皇帝,铲除奸佞。
经过数月的准备,徐季宁与数百名太学生联名向朝廷递交了奏章。在奏章中,他们言辞激烈地弹劾宦官集团“浊乱朝纲,蠹政害民”,历数其欺压百姓、卖官鬻爵、结党营私等种种罪行,恳请皇帝“罢斥奸邪,进用贤良”,重振朝纲。这份奏章在洛阳城引起了轩然大波,百姓们听闻后拍手称快,而宦官集团却对此恨之入骨。
宦官们在皇帝面前进谗言,污蔑太学生们“结党营私,诽谤朝廷”。昏庸的汉桓帝听信了谗言,下令严厉惩处参与上书的太学生。一时间,洛阳城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许多太学生被逮捕入狱,遭受酷刑。徐季宁作为此次联名上书的主要组织者之一,自然成为了宦官集团重点打击的对象。但他毫不畏惧,在狱中仍坚贞不屈,痛斥宦官的恶行。
徐季宁的亲朋好友们得知他被关押入狱后,心急如焚,纷纷前来探望,并苦口婆心地劝他服软认罪,以求早日重获自由。
然而,面对众人的劝说,徐季宁却不为所动,他目光坚定地说道:“我等上书,并非为了一己私利,而是为了天下百姓,为了大汉江山的长治久安。即便因此而遭受牢狱之灾,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我也绝不后悔!”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如果因为畏惧权势而屈服,那我岂不是愧对圣贤的教诲?又有何颜面立于天地之间呢?”
徐季宁的这番话,掷地有声,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震撼。就连那些平日里铁石心肠的狱卒们,也不禁对他的气节和坚定产生了敬佩之情。
在狱中,徐季宁并未放弃抗争。他与其他被关押的太学生相互鼓励,通过秘密传递书信的方式,与外界保持联系,继续揭露宦官集团的罪行。他们的行为得到了许多正直士大夫的支持,太尉陈蕃、司隶校尉李膺等大臣纷纷上书为太学生们鸣冤叫屈。在舆论的压力下,汉桓帝不得不释放了部分太学生,但徐季宁等人仍被禁锢乡里,终身不得为官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