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来一点震撼(3/4)
则承担起掩护任务,保障攻击行动的顺利实施。
在空袭的高峰期,每天的出动架次高达 2000至 3000架次。”
看着一架架飞机掠过,明朝众人眼神中燃烧起熊熊烈火,从小好战的朱棣双拳紧握,眼睛一眨不眨生怕漏过哪怕一个场景。
“截至1991年2月23日,多国部队累计出动飞机近10万架次,向伊拉克境内投下了 9万吨弹药,同时发射了 288枚战斧巡航导弹以及 35枚空射巡航导弹。
还运用一系列当时最先进的飞机和各种高精度的精确制导武器,从多个方向、多个波次,对选定的目标实施了高强度、持续性的空袭。
这一系列空袭行动,极大地削弱了伊军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能力,严重打击了伊拉克的战争潜力,使其战略反击能力几乎丧失殆尽。
据统计,在科威特战场的伊军前沿部队损失接近50,后方部队也遭受了约25的损失。
面对多国部队的空袭,伊军采取了消极防御策略。
将大量装备和人员藏于地下掩体,通过隐真示假的手段迷惑敌军,甚至将部分重要物资疏散至国外,以此躲避空袭,尽可能地保存有生力量。
与此同时,伊军不断向以色列、沙特、巴林境内的目标发射飞毛腿导弹,试图以此迫使多国部队延长空中战役时间,并成功吸引多国部队出动大量飞机来搜寻和歼灭伊军的飞毛腿导弹发射装置。
伊军的海空军也曾对多国部队实施过有限的反击行动,多次出动飞机和导弹艇发起攻击,但均以失败告终。发射的飞毛腿导弹大多偏离预定目标,或者被美军的爱国者防空导弹成功拦截击落。”
孙桂辰陷入短时间回忆之中,当年他也全程关注这场战争,也是被惊傻的一人。
“1991年 2月 24日当地时间 4时,多国部队抓住战机,发起了地面进攻。
在沙科、沙伊边界约 500千米的正面战线上,多国部队由东向西展开了 5个进攻集团
阿拉伯国家东线联合部队沿海岸线向北挺进,目标直指科威特市,力求一举占领这座重要城市;
美第 1陆战远征部队从沙科边界的“肘部”出发,向北进攻,意图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