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劣币(1/3)
大乾铜钱昭明通宝,铜七锡一铅二。
标准的铜钱当重一钱二分,误差不得超过半粒黍米。
沧澜上手就发现了问题,重量不对!
日常使用中可能有磨损或者浸了油、沾了土,重量有所偏差也是常态,但鹧羽挑选的铜钱并非如此。
沧澜仔细摩擦着三枚铜钱。
外缘凸刻十二道短齿纹,象征十二时辰;内廓铸波浪纹,喻江海通衢。
正面楷书四字昭明通宝,方孔四角刻永昌天佑四字篆书。
指腹触及皆清晰、无任何磕碰,接近于新钱,重量的差距却无法忽略。
除了一枚的重量符合标准之外,剩下的一枚比一枚重!
其中一枚差得不算夸张,最后那枚……
“最重的我算过了,铅含量达到了四成五左右。”
沧澜倒吸一口凉气,铅的成本大约是铜的七分之一,两成变四成五……
“劣钱的规模如何?”
鹧羽传音时都忍不住叹气,“略重些的满大街都是,特别重的尚可,十不存一。”
沧澜已经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原本她就是被派来与鹧羽取得联系,问问是否有什么消息。
谁能想到,第一个消息,天塌了。
盗采铁矿案、刺杀贪腐案、劣币案,盛世之下竟隐藏着如此诡谲波澜!
难怪鹧羽如此谨慎。
趁着吃面的工夫,鹧羽讲明了她查证的过程。
那略重一点的铜钱一般人察觉不出问题来,百姓日常使用也不会在乎。
大概是因为白鹿州治水赈灾之事做得非常完善及时,生活没受到什么影响,周围州府的商户纷纷涌入其中。
虽然水路受限、陆运的成本要高出一截,但其他两州水患泛滥的情况下依然有利可图。
她所假扮的身份是善于制伞的桑娘子,而伞也在大宗采买的范畴之内。
那坊正是个热心肠的,在三次验明身份之后又查看了她制伞的手艺,给她介绍了一单生意。
因为外州的订单要得急,坊内的伞铺全力制作也赶不上交货的进度,于是找人做外包。
由坊正作保,鹧羽也接到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