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高中9(1/9)
孟爸骑了两个小时的车子,来到了学校,把车子放好,就直奔办公室去了。
门卫和孟爸打招呼,好像见到了老熟客。孟爸这个人,热情胆大,喜欢侃大山,没心眼,和别人唠半天嗑,不用别人说,他能把他人的还是自己的陈芝麻烂谷子全倒出来。别人却还能竖起耳朵,睁大眼睛,好像意犹未尽似的。
也许和曾经的摸爬滚打有关吧。更可能是跟认识的人有关系,下至村长上至领导,不知和他们打过多少交道。他手里总有一个小本子,上面记着他们的电话,省防汛办的也有。曾经有段时间,雨水很多。省防汛办和直属闸通上了电话,是水公司许主任给的。这样省防汛办直接打电话给直属闸。按常规来说,每次都是省防汛办给水公司打电话,然后由局长给直属闸打电话或派人去直属闸。后来局长知道了,找到了许主任。后来,这件事情以越级通话,扣半年工资而结束。在他人看来一个小平头老百姓,或者说是一个臭看闸的,怎么会认识到这些人,难免会招来一些眼红心热的,给穿些小鞋。孟爸在直属闸可以说是四面楚歌,在一次次的危机中,都是孟妈这个贤内助在想办法化解。
孟爸来到了办公室,班主任他请了进去,孟爸给了他一根烟,他接过来,点了火。班主任,姓孙,叫尚冬,大家习惯叫他老孙头。六十多岁,矮个,略胖,秃顶以前是二中的,退了下来,在家养老。孟爸的舅舅和他以前打过很多交道,算是旧相识了。听说以前做过几年副领导,当过两次人大代表,来过京都。后来还想发挥下余热,进入了昱泉任教,带数学兼做班主任,也是昱泉的教导主任。三年来,不知多少同学家长,受了他烟草的熏陶。
昱泉中学是民办学校。按校长的话说,为那些想继续深造的的孩子,提供一个踏板。社会上的人,有些学校嘲笑昱泉是一个大的劳教所。
社会上有很多完成教育政策的孩子希望上高中的。这些孩子里面有些贪玩,把功课落下了,达不到上高中的分数线。有很多孩子,完成教育政策后,就出去打工挣钱了。还有些孩子是外市的走读生或借读生。李孟就属于这种借读生。城里有些孩子,出去打工吃不了苦,父母也不愿意他们年龄那么小就出去。所以有些这样的孩子,整天无所事事,惹是生非。不管自愿的还是不自愿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