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高中9(2/9)
的,家长还是愿意把孩子送到昱泉来。再则,昱泉的门槛低,学费也低。有些不良少年,也被送了进来。他们在学校,也是次次“榜上有名”,甚至被老师称作“社会渣滓”,“社会败类”。他们酗酒打架谈恋爱,要么沉迷于电子游戏。那时候网还比较少,只有个别家里有电脑的学生,玩些网络游戏。以上是李孟刚入昱泉中学的时候,这个学校给李孟大致的一个印象。
那时候,b市里有了网吧。不是太多,有个三四家吧,有一家是投币的。网费一块一小时,包夜也就五块钱。大家又开始一窝蜂似的迷恋上了网络游戏,迷上了qq。那时候,李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老师也教育他们,不要向那些渣滓学,你们是要考大学的,以后比他们有出息多了。这些有前途的孩子,当时也很认同老师的说法。他们里有很多出色的,每次都被老师表扬,是大家学习的榜样,是所谓的好学生,好苗子。
李孟那时候,确实没有听说过qq是什么东西。高中开了信息技术课。当时也刚刚有信息技术这门课。老师也没有把它当正课来上。每周有两节课吧,一节理论课,一节实践课。理论课上,老师讲的特别快,一节课能上个三到四课。实践课,老师示范一下,我们就开始做一些练习。每年都有毕业考试的科目,当时信息技术考试也很简单,我们背背一些理论知识,做做选择题,判断题,剩下的老师给做。做完了题目,一举手,老师就过来给答题,我们就可以离开考场了。后来呢,到了李锦那一届的时候,完全正规起来了,考不过去的,就要去补考。一次三十元。
里面也有些个别的学生,屡教不改,送这学校不要,那学校不理的。家长很头疼,就把他们送到了昱泉。
很多昱泉中学的学生,不愿意穿昱泉的校服。除非是周一早晨升国旗的时候,学校领导就在校门口一堵,没有穿校服的回去穿。孩子也像走过场似的,穿一下。那边校长一宣布解散,有几个学生就开始脱校服,拿着丢着玩,打打闹闹的进了教室,把它扔进座位的抽屉里,有的把它垫在屁股底下,开始早读。早读的时候,学校会组织学生干部,进行每周一的评选活动,给每个班级打分。那些拉班级后腿的个别同学,会被张榜公布在校门口的公告栏里,以示警告。
刘老头,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