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大学生活17(3/6)
“这就是著名的清华园大宫门也就是二校门,文革中被毁,现在看到的是1991年,复建的。”排长指着前面一个白色的建筑说道。
李孟仔细的看了一下这个建筑,越看越喜欢,太美了。雄伟气派,像一位着华服的王子。主体像一个牌坊,中间拱形大门的两旁各有两根陶利克式的立柱。立柱下是一个灰色的汉白玉的底座。李孟曾经看过一些关于欧式建筑的书籍。陶利克式立柱是古希腊三种立柱样式之一。雅典卫城的帕提农神庙采用的就是这种柱式。李孟家的隔壁,他们家的大门就弄成了这种格局,李孟总觉得这种建筑蛮奇特的。白色的立柱和上面的方形构成完美的整体。拱形大门的上方是一只柱状的旗杆。旗杆左右各有一个方形的叠型物体,像在王子的肩膀上各有一只展翅待飞的雄鹰。大拱门的旁边各有两个小巧的拱门,像王子的两个美丽的妃子。小巧的拱形门的外旁正面各有两个灰色的长方形的装饰,从下往上有相等的四五个方形凹槽。两对白色的立柱后侧也各有这种长方形的灰色装饰。两个小拱门的上方偏外,各有一个向心涡卷的一个圆形装饰物状,像科林斯柱式上的一种纹饰,纹饰正面面南,像期待阳光眷顾似的。这样两旁的小拱门宛如两个美人,给英俊的王子,带来了几分俏皮,几分活泼。中间拱形门的上面有一块镶嵌在汉白玉的主体之上的长方型的匾额,从左到右有“清华园”三个灰色俊秀的字体,据说是清末大臣那桐的手记。整体建筑的前方从左到右各有四个白色的酒杯型的花盆,一三两盆是红色小花,二四两盆是粉色小花。李孟不由得想起了粉红女孩,芙蓉出水,白昼如粉,夜如红来。
“大家排好对,9点在大礼堂有一场半小时的讲座。讲座结束后,会有导游给我们就景点进行讲解,不要走散了,一会有的是时间,拍照留念。”排长组织大家排好对,有序入场。在大家的面前不远处有一个块大型的草坪,草坪南侧有一个日晷。靠左大家一路向北。过了科技馆,来到了右前方。这里有一个欧式的圆顶咖啡色建筑,建筑上面好像一个国王的王冕,这就是大礼堂。四根白色的立柱之间有三个铜色的大门,给建筑整体增加了古朴的美感,庄重中,不失文雅。
二营五连十三排,和前面的几排是第一批进入大礼堂的。他们登上台阶,从左门进入礼堂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