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大学生活30(3/4)
接了,总不至于用嘴吧。有办法,用暖瓶。一人拎两只过去。再后来,学校把这一招也识破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只要有利可图,还是有人会伸出手去的。以酒文化为特色的中国,外国的禁酒令就很难行得通,更别说是戒烟了。
禁止晚间学生包夜的现象,学校把晚自习后的那个空档给补上了。有些同学还是很聪明,翻墙。不仅男同学翻,女同学也翻。学校发现了这种情况,在墙上抹油,确实很奏效,翻爬的人少了很多。可是不多久,同学们又都开始佛跳墙了。拿份《京报》,往抹油的墙上一搭,轻易的就过去了。后来,学校在上面插上玻璃碴子,有人把玻璃碴子敲掉,用厚一点的纸,还是能过去。总不至于像看守所似的在墙上按上铁丝网。最后,只能把墙体加高。加高了,还是有办法出去,那就是出门证,系主任盖章,有些同学竟然神通广大,连这样的假出门证都能造出来,没办法只能换颜色,还是行不通。那就出门刷卡,有段时间确实管用,只是好景不长,门卫室暖气管爆裂,电脑全喝了水,刷卡器变成了摆设。还有的同学干脆买了一个和教授一样的包拎着,教授这边一下班回家,他就在后面跟着,门卫还得给他敬礼。高二的时候,就更难管理了,学校规定大三才能办实习证,可是有些大一大二的同学也搞了张实习证,大摇大摆的出去“实习”。等这些招识破,然后又被反识破。水来土淹,各有妙招。这些招应付完,学生们该毕业了。
第二个月,李孟顺利的进入了第五食堂。李辉他们先来的是一个月三百,李孟一个月一百,似乎他就和一百较上劲了。由于在食堂当过帮厨,对很多程序轻车熟路。当李孟进来的时候,第五食堂,已经换了新的主人。李孟天天台前台后忙碌着,他主要的任务还是刷盘子。每天沐浴在堆积如山的盘子碗中。
除了学习,业务的时间全在食堂里泡着,有做也做不完的活。学校有师学三万多人,每个食堂的人流量可想而知。每天早晨六点钟起床,就要去食堂。下午可以休息半个小时,趁这个时候,李孟会去图书馆借书,晚上上晚自习,做完作业,温习完功课,就是抄书。李孟抄书速度很快,一本书,三天就能抄完。一学期过去的时候,他抄了三十多个软皮本,书非借而不能读也。平时省吃俭用,省下来的钱,就去买书,等离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