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弹孔家书(2/2)
底发现他父亲的烈士证,发证日期正是顾沉舟第一次收到流弹擦伤的日子。烈士证边缘有块焦痕,与这封家书的弹孔形状惊人相似 —— 原来有些守护,早在二十年前就刻进了骨血,像北疆的界碑,任风雪侵蚀,始终矗立。
雪花吊坠在油灯下轻轻晃动,子弹壳内壁刻着行小字:\"晴,安\"。苏晚晴摸着弹孔边缘的焦黑,突然想起顾沉舟说过,边防战士的子弹壳有两种用途:一种击退敌人,一种封存思念。此刻这个带着硝烟味的吊坠,正用曾经致命的金属,守护着一片纯净的雪花。
\"晚晴,\" 婆婆在里屋咳嗽着喊,\"把沉舟的旧军装改改,给虎娃做件棉袄。\" 蓝布衫下的军装带着淡淡的樟脑味,苏晚晴突然发现左胸位置有块浅色补丁 —— 那是顾沉舟用自己的衬衫布补的,针脚细密得像他在信里画的弹道轨迹。
当第一颗流星划过腊月的夜空,苏晚晴把雪花吊坠系在温室的通风口。北风穿过弹孔,发出细微的哨音,像顾沉舟在边防吹的起床号。她摸着信纸上的焦痕,终于懂得,所谓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极寒之地,用热血为她守护每一片雪花的洁白,用弹孔为她书写永不褪色的情书。
而那封带着弹孔的家书,此刻躺在她的本草笔记里,与原主母亲的药方、顾沉舟的训练日志并排。焦痕与墨迹,热血与草药,在 1983 年的冬夜里,共同谱成一曲关于守护与思念的歌 —— 它穿过三千里风雪,越过枪林弹雨,最终落在她掌心,成为比任何誓言都更沉重的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