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重建县衙(3/4)
;余谨正色道,&34;塞北县地处边陲,强匪横行,私盐猖獗。若只有五百守军,如何保境安民?&34;
&34;再说了,&34;余谨压低声音,&34;这私盐案背后,可能牵扯到边军。若没有足够的力量,我们拿什么去查案?&34;
&34;可朝廷律法&34;
&34;张大人,&34;余谨打断道,&34;你觉得朝廷定下五百人的限额,是为了什么?&34;
&34;这是怕地方势力坐大。&34;
&34;没错!&34;余谨点头,&34;可本官这两千人马,是为了谋反作乱吗?是为了欺压百姓吗?&34;
&34;自然不是&34;
&34;那不就得了,&34;余谨笑道,&34;只要是为了保境安民,为了剿匪缉盗,为了替朝廷清剿私盐,这点兵力,又有何妨?&34;
张为民被说得无言以对,只得叹道:&34;大人说得是。下官明白了。&34;
&34;大人,&34;张为民还是有些担忧,&34;若是被有心人得知,恐怕&34;
&34;恐怕什么?&34;
&34;恐怕会给大人扣上一个豢养私兵,意图谋反的帽子啊!&34;张为民压低声音,&34;大人刚来塞北,根基未稳,若是&34;
余谨轻笑一声:&34;张大人多虑了。本官也不是势单力孤之人。&34;
张为民一愣,随即若有所思。是啊,就说这县尉的任命文书,余大人说拿到就拿到了。寻常县令,哪有这等本事?更别说这些突然出现的精锐部队
看来余大人背后,定有大人物撑腰。
想到这里,张为民松了口气:&34;大人既然胸有成竹,那下官就放心了。&34;
&34;张大人,&34;余谨正色道,&34;本官行事,从不逾矩。这些兵马,都是为了剿匪安民。若有人想借此生事,那就是与塞北百姓为敌!&34;
&34;大人说得是。&34;张为民躬身道,&34;是下官杞人忧天了。&34;
【系统提示:县衙重组进展顺利】
【支线任务&34;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