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相见欢(4/4)
老夫不理政事久矣,纵然有心亦无力了。”
王棣轻轻地说了句:“人走未必茶凉。”
王安石怔了怔,哑然失笑:“未必?当然未必?这不是还没走的彻底吗?新法啊……总需我这个将死之人顶在前面迎接唾骂,反正是将死之人,多些骂名又如何?”
王棣却听得出祖父言语中的大事未竟的无奈,想了想,说道:“有些事情总需要人去做,不做安然无恙,做了但求心安。”
王安石轻轻叹了声,是安慰的叹息,说道:“年轻时气盛,满怀抱负,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心安嘛,倒是真的,只是太苦太累。但三郎你……苏子瞻诗曰‘唯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希望儿辈平安是福,其实父母长辈莫不如是……”
“善藏者藏于九地之下,善飞者飞于九天之上,久伏必动,厚积薄发,君子顺势,待时而为……”顿了顿,他语重心长的嘱咐道:“三郎,我不求你大富大贵、名闻天下,只愿你平平安安过此生。只是,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汝之一生或会如阿公般波澜起伏。若真如此,切记五字:善伏者善飞。”
善伏者善飞?王棣在心中默默念了一遍,默默点了点头。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经历各种各样的沟沟坎坎,得意时不忘形,失意时不颓废。唯有忍得住寂寞,才享受得起鲜花与掌声。所以,君子顺势,待时而为。王安石这是让他要学会隐忍,至少不要太过随心所欲的做自己想做的事。这,大概是他经历这波澜壮阔的一生所体会到的最深感受,还是太激进了,于事无益。
望着最器重的孙儿,王安石问了一个本不应问的问题:“三郎,你觉得新法算好还是不好?”
王棣“啊”了声,迟疑稍许,肯定的说:“新法自然是好的,若能长期坚决地执行下去,必然利国利民。”终究没有说出后半句:“但还是太过激进,反弹太强,若是循序渐进,收效更着。”
王安石笑道:“连我乖孙都知道新法之好,但……只怕是不用多时新法将废喽……”笑声中充满苦涩不甘,还有看透世俗的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