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十里秦淮(1/4)
明月高悬,白练如水般柔柔倾洒,给喧闹的金陵城披上了朦胧的轻纱,如梦幻般亦动亦静。
月光、灯光映照在河面,树影船影人影随着波光微微漾开,婆娑绰约。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丝竹声中,咿咿呀呀唱的是东坡居士的词,虽然不合时宜,但箫笙伴奏下的歌声甚是动听,飘渺空灵似从夜幕深处传来,至少是贴近了词的意境。
这歌ji廿岁左右,容貌寻常,依着本次“花魁大会”的评判标准,在“色”这一项便只是个“下品”。但她的歌喉却是极佳,歌声如缓缓流泄洒落一地琉璃月光,又如庭园花草沾着月色,绽放漂亮光华。
在王棣听来,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的魔法盒,流泄出来的歌声,交错着神奇、优雅、飘渺、性感的音符。
是的,优雅而性感,就如他前世最喜欢的那个天后级歌手,让人过耳难忘。
他很享受这样的歌声,很享受这样的环境,坐着画舫顺着河水慢慢的漂游,两岸的灯火通明让河中心的舫船成为画面中最美的景点,幽幽的乐器呜咽中,有一道隐隐约约的歌声穿过夜色穿透烦嚣传至耳际,整个人便似处于高处,直欲乘风归去。
在前世,这样的场景是可遇不可求的。所谓的小桥流水人家,所谓的雨巷油伞倩影,尽是人为制造,浓浓的商业氛围造就的人文情怀,只不过是毁坏自然的遮羞布。
即便到了这世,这也是他第一回游灯船,上元节的热闹景象出乎他的意料。
后世人们一谈起盛世,就是津津乐道“汉唐盛世”、“康乾盛世”,而宋代在人们眼里是软弱无能,积弱积贫的朝代。这不奇怪,因为宋朝有过屈辱的历史,北宋被金人灭亡,两个皇帝当了金人的俘虏,南宋最后灭亡于蒙古人之手。
事实上,宋朝创造出了一个几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先进文明。宋朝以文立国,以仁义治国,实行中央集权加仁政的政治模式和和平发展的基本国策,虽然在国防上处于被动,但却在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它是华夏历史上唯一不实行抑商政策的王朝,大力推行“通商惠工”政策,推进工商业的发展,加快城市化的进程,创造了国家空前繁荣的商品经济和高度的物质文明。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