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眼缘(3/5)
武帝兴光楼。上施青漆,世人谓之‘青楼’。”可见青楼这个词,原本指豪华精致的雅舍,有时则作为豪门高户的代称。到了唐代,青楼有两种意义仍参杂错出,甚至有一人之作而两意兼用的例子。如韦庄《贵公子》“大道青楼御苑东,玉栏仙杏压枝红”,与大道、高门相关,而与艳游、酒色无涉;而《捣练篇》“月华吐艳明烛烛,青楼妇唱衣曲”,则指妓院。
只是入宋以来,“青楼”的偏指大行于世,反而成了烟花之地的专指,不过比起平康、北里、章台、行院等词更为风雅。
他稍稍出神,便听王未说:“喂,想什么呢?莫非在想那聂姑娘?”
王桐几人则似笑非笑的望着他,眼神促狭。
王棣哑然失笑:“什么乱七八糟的……”多少有些心虚,也颇为无奈。说实在的,他对聂胜琼真无觊觎之心,只不过美女总是受欢迎的,食色性也。更何况这位青楼头牌红姑性子清冷,给人出淤泥而不染的冰清玉洁感,只可远观不可亵玩。
在梅花山邂逅初遇,聂胜琼对王棣表现出了足够的“兴趣”,并邀他去“寒烟阁”听曲。
其时,李之问的脸都险些绿了,他这一帮人在聂胜琼身上可是既耗费了金钱又花费了心思,却难换美人一笑。这会儿伊却主动相邀,是要召为入幕之宾吗?
这真是红果果的打脸行为,是可忍……还是得忍,不能在聂姑娘面前丢了气度,险些忍出内伤来。
王棣却实在不识相,之后并没去“听曲儿”。
最难消受美人恩啊。他虽然欣赏她,也不会瞧不起她的出身,洁身自好的女子理应受到尊重,只是不欲沾惹此事。
没想到的是,五天后,聂胜琼居然去了半山园。
王三郎十六岁了,在某些人家已然婚娶。乖巧懂事、善解人意的聂胜琼在老太太看来虽然做不得正妻,纳为妾室挺不错的。
老太太啊,这是着急要做曾祖母么?还是有为人纳妾的良好习惯?当年她可是做过这种事的。
还在王安石任知制诰时,吴氏就给王安石置办了一个侍妾。那女子前去伺候王安石时,王安石问:“你从何而来?”女子说自己是因“家欠官债、被迫卖身”而来。王安石听罢,不仅没收她为妾,还送钱给她,帮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