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花魁盛会(二)(2/4)
年过节的时候,大街上就张灯结彩,人们涌上街头,尽情的关扑,享受关扑带来的刺激。
东坡居士的《乞不给散青苗钱斛状》就有写道:“又官吏无状,於给散之际,必令酒务设鼓乐倡优,或关扑卖酒牌子,农民至有徒手而归者。”
随着关扑在民间的流行及官府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关扑玩的越来越大,有以一笏扑三十笏者,更有以至车马、地宅、歌姬、舞女,皆约以价而扑之。
原来这花魁大会也是有庄家开扑的,这小婢大概知道些内情,要不要去买一些呢?
王桐颇有些意动,问小婢道:“想必是买聂姑娘、贺姑娘得魁的人多些吧,却不知赔率几何?”
“相差仿佛,大抵在一扑二到一扑三之间……”小婢果然深谙其中门道:“这种常规扑法买的人虽然多,但赔率不会很高……”
她详细讲解一番,口齿伶俐,条理清晰,将花魁关扑有关事宜说的清清楚楚。
金陵自古繁华,上元节与花魁大会这等盛事又岂少得了关扑?城内各大赌坊年后便为本次盛会开出了盘口,玩法丰富,全民参与。
玩法不同,自然赔率不同。如买中花魁,聂胜琼、贺丽丽、王萍萍几大热门赔率几乎完全一致,买的人多,赔率也低。当然,你也大可以博冷门,赔率高,只是几率太低,输面太大;另外,扑法又有猜前三十二强、前十六强,猜中越多赔的越多;还可以扑猜最后花中状元、榜眼、探花之排序……
总之,扑法花样多多,总有一款适合你。
这,便是大宋朝经济繁荣的佐证啊,百姓手上有闲钱,自然会想着赌。
王棣想的却是,若是这些赌坊背景够强悍,会不会操控赛事结果?会不会大爆冷门?
这些念头只是一闪而过,注意力须臾离不开舞台,第二位登台表演的便是大热门之一、来自扬州“轻寒小楼”的头牌王大家萍萍姑娘。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王末念了一句:“扬州高邮出了个秦淮海,倒是极好的利用上了。”
众人会心一笑,她言语不多,这话却是一语中的——“轻寒小楼”当然是源于秦观的《浣溪沙》。
从三楼往下看,瞧不清那女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