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花魁盛会(三)(1/4)
远在盛唐时期,文人骚客便常与名ji歌女往来,诗酒唱和。诗人常赠诗名ji,赞美或品评其才艺品貌。到了本朝就开始出现正式评选青楼名ji的畸形“选美”活动,没落士人以此寻欢作乐,还名美其名曰“评花榜”。所谓“评花榜”,有的是用各类名花来品评比拟名ji,评选出“花魁”;有的则干脆模仿科举考试的功名头衔来排列名ji等次,也分一、二、三甲,一甲三名自然便是“状元”、“榜眼”、“探花”。这也许正是那些在科考中失意的士人,借机对科场和官场腐败的一种揶揄与嘲讽。
与后世的各类“选美”大赛相类似,“评花榜”前,主持者要选好花场,订立评选章程条例,其内容则是令当代美女们可能望而生畏的“琴棋书画,诗词歌赋”。
青楼女子一旦“中榜”,便会“身价十倍”。评选前后,当地旅馆、酒肆自然爆满,生意空前兴隆。
有风流文士把金陵名ji分为四类:一曰品,典型胜;二曰韵,丰仪胜;三曰才,调度胜;四曰色,颖秀胜。“品、韵、才、色”概括了金陵名ji的四种风格,这也成为时下青楼“评花榜”的四条标准。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十里秦淮灯火灿,楼台亭榭绕河堤;笙歌浓酒盈朱雀,古籍奇珍满乌衣。
秦淮河,一条荡漾着艳情的河,也是中国脂粉气最为浓郁的河。十里秦淮,历来便是有名的风流乡,所谓“六朝金粉”,几乎全集中在这一带。彼时的秦淮河畔,码头林立,商贾云集,积货如山;河边秦楼楚馆,画舫游船,歌舞升平。加上气魄雄伟、金碧辉煌的帝王宫殿和舞榭歌台,王侯将相纵情于这山水之间,俨然一片富庶繁荣、太平昌盛的景象。“桨声灯影连十里,歌女花船戏浊波”、“梨花似雪草如烟,春在秦淮两岸边。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粉影照婵娟”,这些诗句十分真切地再现了当时秦淮河上的畸形繁华景象。秦淮河畔金粉楼台,鳞次栉比;画舫凌波,桨声灯影;红袖飘香,笙歌伴宴,成为江南佳丽之地,如花美眷之所。
汴京既有“评花榜”,六朝金粉地又岂甘落后?
也不知是哪位“有志之士”登高一呼,要集结十里秦淮河百余家青楼举办“花魁大会”,并评出“金陵十三钗”。这等风流雅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