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花魁盛会(十三)(4/4)
纸醉金迷的烟花场所显得极为另类。但也正因这份与众不同,让她如鹤立鸡群,备受追捧。
在金陵城各大楼子,聂胜琼之名最盛。但她极少露面,颇有养在深闺无人识的神秘感。若在平素,她在公开场合抛头露面,必会引得尖叫声一片,但今日……例外。
观众席上只有轻微的骚动,大部分人的注意力尽在这场别开生面的舞台剧上,张口结舌,惊奇未消。
乐声响起,先是胡琴,不一会洞箫加了进来,就这两种最为简单的乐器,呜咽婉转,丝丝入扣,欢快中夹杂着幽幽的惆怅、遗憾。
歌声在音符将消未消间响起:“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是《青玉案》……”天字一号房里,样貌俊朗的江宁府通判李节捋着精心修剪的美髯,微微颔首。
“正是……”王安礼点头认同。
外界传闻江宁府一、二把手不睦,但眼前这二人神态自得,浑然不似传闻那般。
今夜的天字一号房里皆是大人物,周邦彦、秦观也在其间,二人交换了个眼色,很是有些“同仇敌忾”的默契。
《青玉案》这副词牌为贺铸贺三愁首创,算是本时期的“时调新声”。其调名源自东汉末年张衡的《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缎,何以报之青玉案。”一句。
贺铸是老熟人了,人称贺梅子,祖籍山阴,出生于卫州。出身贵族,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这位老兄长身耸目,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能诗文,尤长于词。
据闻,其在苏州建有小筑,在盘门之南十余里,地名横塘,方回往来其间,尝作《青玉案》词,曰“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
而后,世人便以其新制《青玉案》为准。
聂胜琼唱的这阙《青玉案》,定是王棣所作。周、秦二人不约而同地向王三郎所在雅间望了望,隐约见得几个人影,却是见不着正主,不由得暗暗苦笑,心中皆想:这词的前二句便写成这样,后面绝差不了,或许这回又要让这少年比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