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蝶恋花(2/5)
啊,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变法改革,有得益者,更有受害者。熙宁年间,像蔡知县这般阖家受牵连的案例不会少。不过,此等人间惨剧,每朝每代都有。欲成大事者,必是果绝之人。不狠,无舍弃,事事难成。
聂胜琼似是神思不属,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琴操的事。
王棣也不插话,喝着茶,静静听着。人家红袖添香,他是闻香听美。
茶叶是从金陵带来的,当然是王棣牌秘制炒茶。
茶文化到了宋代,算是发展到了新高度。这时的分茶酒肆、分茶酒店,其实就是后世的酒楼、饭店,兼卖酒、菜、食品其中的食次名件,可以概称为“茶食“。
而饮料则统称“凉水“,由多种原料制成,茶水只是其中的一种。但以茶肆为名的饮料店中,却是诸种“凉水“皆卖。
茶饮则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单纯的茶饮,只以一种茶叶点泡而成,一类是混合茶饮,将茶叶与其他多种物品混合在一起,擂碎后,或冲泡或煎煮而成。
彼时的饮茶方法在唐代基础上又迈进了一步,发展成为高雅的点茶法。点茶法比唐代煎茶法更讲究,包括炙茶、碾罗、候汤、焰盏、点茶等一套程序。
点茶用饼茶。饼茶也需炙烤加工后使用,炙茶的过程与煎茶相同,也是用炭火烤干水汽。然后将茶饼碾碎成粉末,筛得越细越好。候汤则是要掌握点茶用水的沸滚程度……
与唐代煎茶相比,宋人更爱典雅精致的点茶艺术。从城市到乡村,皇帝贵族、文人、僧侣、百姓无不点茶。嗯,后经日本僧人传至日本,再由日本茶道创始人千利休改造而成日本茶道。
由此衍生的斗茶之风普及民间,不仅帝王将相、达官显贵、骚人墨客,连市井平民、浮浪哥儿也喜斗茶。
与斗茶同时,还流行一种泡茶游戏―——分茶。分茶又称茶百戏。玩法是将茶末放入茶盏,注入沸水,用茶宪击沸茶汤,使茶乳变幻成图形或字迹。茶汤在泛出汤花时,汤花在转瞬间就消失殆尽,要使汤花在这极短的时间内显现出奇幻莫测的物象,需要高超的技艺,还有一种方法更是技高一筹:此法只需单手提壶,将沸水由上而下注入放好茶末的茶盏之中,茶面立即显现出奇丽的图形或文字。
点茶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