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无俗念(2/4)
三呐,箍桶匠也好,漆园主也罢,牛人啊。
“此教……倒是有曾听过。在八闽之地倒是风行,也有传至两浙的……”
苏老同志品了口明前茶,那个香啊,高处不胜寒,小后生……真会玩,听他说的心痒痒,西湖醋鱼、宫保鸡丁、佛跳墙……还挺勾人的。这小子啊,属驴的,不打不走啊……不发脾气不鼓捣美食……何谓饕餮,贪食者也。某,只好美食,人之天性也,何谓贪食?圣人且云,食、色,性也。此,某之性也,步圣人后尘也。或千百年后,某亦为圣者也。
自恋,是自信者的标签。
“嗯,棣哥儿,你是怎地了?”老苏因自封饕餮客而yy了一番,瞥见王棣神情变幻,甚觉奇怪。这王家三郎温润如玉,偏生少年老成,待人接物沉稳得当,丝毫无有毛毛躁躁之举,何时见过他恍惚出神?不过,倒是这番神态方与其年龄相符。
王棣因悟起“方十三”即是方腊,一时间有些乱。
施大大的名着无疑是褒宋贬方的,事实却非如此。
原本的历史时空,宋朝是历史上农民起义次数最多的朝代。有记载的农民起义中,从宋太祖乾德三年的第一次农民起义,到宋朝末年最后一次农民起义,宋朝前后三百余年中经历了四百三十三次农民起义,其中二百三十次发生在北宋,二百零三次发生在南宋。
“四大寇”便是北宋末年的四次农民起义,这说法源自那本名着。书中将宋江排在了四大寇之首,将方腊排在了最后,而其他三寇就是被宋江剿灭的。
其实,不论是所占地盘、麾下兵力及声势影响,宋江都远不如方腊。
王棣不知道历史是否依旧,还是因蝴蝶效应而改变历史进程?对方腊此人亦全无喜恶,但能召集号令数十万人的“圣公”怎么看也不像普通人吧。
一将功成万骨枯,那场历时一年多的农民武装运动又会导致多少人丧命?战争,是促进和平的一种手段,但生命之殇该由谁来承担?
或者,将极有可能发生的这场混战扼杀于摇篮之中,也算是挽救了无数条生命?
想了想,他还是决定打打预防针:“苏学士觉得该何以待摩尼教?”
没法明说,唯有循循善诱,总不能说摩尼教会在杭州起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