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花非花(3/5)
利”的做法,不仅不能增加朝廷收入,相反为推行《均输法》而“设官置吏,簿书廪禄,为费已厚”,会增加国库的开支,加重百姓的负担。
其他,诸如方田均税法、保甲法、裁兵法、将兵法、保马法、军器监法等,苏轼也都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
之后,他又通过《上神宗皇帝书》、《论河北京东盗贼状》、《上文侍中论榷盐书》、《乞不给散青苗钱斛状》、《论积欠六事并乞检会应招所论四事一处行下状》等奏状表达了对新政的批判和担忧。
不愧是嘴炮苏老泉之子啊,青出于蓝胜于蓝。
这能是支持新政?
老苏算是真人,这也是随爹。想说就说,不为图名。
废话,就东坡先生那些个奏状有几个读过?终究还是记住“明月几时有”、“生儿当如孙仲谋”了。
但熙宁后呢,继续往下,老苏同志很尴尬。当然,他不晓得往后的事情。
元丰党,元佑党?大抵还是挨后者多些。
但,咋就外放知杭州了?
个中秘辛之事,不足为外人道。
看不惯啊,新政固然伤筋动骨,但总有某方面是好的。介甫公……太急了,须缓缓图之。然后,就因为这“可图之”,学士难“图”也。
为啥自请外任?眼不见为净。又或是,暂避锋芒?
大概,东坡居士也玩不转这红尘俗世。
哪晓得,原本的杭州福地成灾地了。呃,太难了。
更难的是,众口难调。
说的透彻些就是,无法调和。
十三兄拿“新政”说事,且拿老苏说事,这……也太糊弄人了吧。
摩尼教,政治思想工作没做到位啊。
王棣竟笑了笑,让宗沐摸不着头脑。
“有点意思哦,木头同学,我想着……趁这机会,咱是不是要玩一票大的……”
宗沐眨了眨眼睛,一脸懵逼的表情。实在是跟不上三郎的思维节奏啊,话说小王貌似一本正经的,其实可逗逼着呢。不过,也只有在相熟的人面前,他才会这般“放肆”。
王棣是真有想法,若是能趁这机会拿下方十三,便是一劳永逸、永绝后患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