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月慢(2/4)
暗下黑手所致。文人之心,狠于武人之刀。
但苏学士不同,是文人,却有侠士之气,如唐之李青莲。所以,弟兄们才甘心情愿入苏府为侍卫。
奇怪的是,刚愎自用的王大丞相这个孙子却完全不肖乃祖,用读书人的话便是“温润如玉”,身上完全没有名门子弟的骄纵之气,待人接物谦和知礼,言行举止内敛从容,令人如沐春风。更奇特的是,王三郎并不似其他书生那般“弱不禁风”,看着瘦了些,但显然是有打磨过身子骨练过武的。
这很难得。
这些日子,王三郎往来奔走,虽有疲惫之意,精神却与平素无异。尤其是今夜,从他抽出手刀始,气质顿时不同,冷静沉着,又似锋芒微露,就好像是利刃出鞘一般,似敛似放。
这一路追来,速度不可谓不快,也未见他呼吸紊乱。别的不说,这体力便算是过了关的。
真是……意外啊。
长街尽头柳荫处是一座青石桥,芦苇微微,细柳扶风,月色慢,人声急。
桥是江南特有的石拱桥,桥面青石铺就,沟通小河南北。洪水退去,河水也恢复原本的水位,月色下粼粼微漾。
原应静谧之地却有数条身影在厮杀打斗,尽是默不出声,唯有兵刃格击的铿铿声格外刺耳。
堵在桥头的是苏三几人,凭着默契的配合勉强敌住对方三人,死战不退。
王棣吸了口气,两世为人,第一次置身凶险,怎会不紧张?但事已至此……往前一步是黄昏,退后一步是人生……呃,这句歌词用的不妥,总之,有进无退。
虽然瞧不清桥头那三人面目,但王棣却是认定了其中那个身形高大的必是方腊方十三,肩上扛着一人,在苏三的猛攻下仍是游刃有余。
纵然事先埋下许多伏手,也考虑了或许会发生的细节,但这二日忙于筹粮赈灾事宜,竟是想不到摩尼教会在这时发难,若是苏小妹与蔡云英出了意外,那……
脑子里想着达叔所教的临敌种种,他抿着嘴冲了上去,手刀透着寒光。
他这几人一加入,战局立马发生变化。
只两个照面,那高大汉子见事不可为,沉喝一声:“走……接着……”
第一声是告知同伴,而后将负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