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西江月(2)(3/4)
霭和微漪里,听着那悠然的间歇的桨声,谁能不被引入他的美梦去呢……”
富有诗情画意是文章的最大特色,秦淮河在作者笔下如诗、如画、如梦一般。奇异的“七板子”船,足以让人发幽思之情;温柔飘香的绿水,仿佛六朝金粉所凝;飘渺的歌声,似是微风和河水的密语。平淡中见神奇,意味隽永,有诗的意境,画的境界,正所谓是文中有画,画中有文。
朱先生笔下的秦淮河如梦似幻般美丽,让人遐思万千。
不过,眼前的西湖也不遑多让。虽没有那个时空的美轮美奂,但尽是天然雕饰,全无丝毫人工斧凿之痕,这才是纯正的原生态啊。
几个人也租了艘舫舟游湖。
关于画舫,朱自清如此描写:“秦淮河的船约略可分为两种:一是大船;一是小船,就是所谓‘七板子’。大船舱口阔大,可容二三十人。里面陈设着字画和光洁的红木家具,桌上一律嵌着冰凉的大理石面。窗格雕镂颇细,使人起柔腻之感。窗格里映着红色蓝色的玻璃;玻璃上有精致的花纹,也颇悦人目。‘七板子’规模虽不及大船,但那淡蓝色的栏干,空敞的舱,也足系人情思。而最出色处却在它的舱前。舱前是甲板上的一部。上面有弧形的顶,两边用疏疏的栏干支着。里面通常放着两张藤的躺椅。躺下,可以谈天,可以望远,可以顾盼两岸的河房……”
王棣等人租的便大概是朱先生所说的“七板子”了,加梢公一共坐了八个人,倒是不显逼仄。
舫船缓缓荡漾在湖面,夜风徐来,吹开白日的燥热,略微有了些许凉爽。
不远处的大船上隐隐约约飘来丝竹管弦之声,歌ji唱着的是“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众人皆是会心一笑,苏过指指王棣:“呵呵,是三郎的《青玉案》……”
聂胜琼瞥王棣一眼,螓首微垂,唇角噙着笑。这阙词是她首唱呢,技惊四座,艳压群芳,在她心里着实是与有荣焉的。许是仰慕其之才华方芳心暗系,并赎身从良成了“琴师”。这其间固然有种种不为人知的艰辛阻难,但终究是遂了心愿。至于他会作何想又会如何决定,她可没想那么深。勇敢的做了一回自己,有着飞蛾扑火般的毅然决然,不后悔。
《青玉案》一词描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